迷局和陷阱之六:把“过错”推给别人。+ |8 I; g/ y, w2 V
一个人在发生好事情的时候,很少会问“为什么我这么走运?”;在发生坏事情的时候,他才会忍不住问“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看来,成为同性恋就是“倒霉”,就是一种“不幸”;所以中国的同性恋者更愿意花心思“研究”自己到底为什么会成为同性恋,西方国家的同性恋者几乎不会关注这种事情。因为,在西方国家的同性恋者看来,不管同性恋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同性恋都不可能是一种不幸。反观中国的同性恋者,有些人拼命地向别人解释为什么自己是同性恋,似乎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甚至更像是一个有罪的人在为自己的“罪孽”辩解。比如,有些人会讲述自己在童年时父母离异;有些人会说自己曾经跟异性谈恋爱,最后被异性伤害;又有些人说自己被同性勾引;等等。总之,他们就是要把导致这种不幸或者罪孽的原因归咎于别人,顺便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博取其他人的同情。
; T8 y( U# x3 G 我在2003年张国荣去世之后告诉班级里的同学自己是同性恋。在那之后有一天,有一个女生问我:“难道你从来没有喜欢过女生,一个都没有嘛?”言外之意就是:你为什么不能喜欢女生呢?面对这样“善意”的提问,我当时还没有勇气让她失望,所以我就战战兢兢地回忆了一段在初中时候的往事。曾经,有一个女生对我挺好的。人家对我好,我肯定有点喜欢人家的。也许,她看出了我对她的好感,所以突然有一天她对我说,让我不要误会,她对我好不是因为她喜欢我。她的话让我的自信心受到非常大的打击,让我再也不愿意跟她太亲近了。
! q! ? l S. v+ w9 {& T; ` 听我讲述了上面的经历,跟我聊天的女生就开始义愤填膺地骂那个曾经“伤害”我的女生,说是人家害我变成同性恋的。我当时看到有人那么“关心”我,甚至还为我“打抱不平”,我就欣然地接受了她说的话,更何况当时我还没有能力找到反驳她的理由和依据。在那时候的我看来,只要身边的人不排斥我就可以了,不管这是因为她们对我的同情,还是因为她们对别人的憎恨。当一个同性恋者自己都觉得“同性恋不太正常”的时候,他自然也不会想到自己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所以,当时的我更愿意博取别人的同情,而不是获得别人的尊重。
3 b5 W/ d& I% j5 r/ {- X5 G L 后来有一段日子,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你会成为同性恋?”“是不是你小时候受到什么刺激?”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述在我小时候父母就经常闹离婚,父亲很少对我表示关爱。总之,我就是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就像一条摇尾乞怜的狗。可笑的是,那些所谓的“朋友”还是一个一个地离我而去。最可笑的是,我竟然会因为失去这样的朋友而感到失落。几年之后,有一个同学发手机短信给我,说了类似这样的一段话:“真正无法接受你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整天担心身边的人会因为你是同性恋而排斥你,所以你就不断地跟别人宣传同性恋是正常的,一直跟别人说一些别人不感兴趣的话题。你越啰嗦,别人就越讨厌你。”
+ z' i& I% N, F/ q, | 他说的道理,我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明白了,但是当我看完他的短信的时候,我还是感受到了无比的耻辱。不过,我没有怨恨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应该谢谢他。我真正怨恨的是我自己,我非常懊悔地问自己“当年我为什么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如此卑微,如此低贱,如此的唯唯诺诺?”。事实上,我完全可以拒绝回答他们的问题。就算我说我自己选择当一个同性恋者,他们又能拿我怎么样? H2 u8 _7 r! Y- k: M( h! i
不过,我不认为同性恋是可以选择的,——没有人可以选择让自己对什么性别的人产生性欲望。一个人可以学会如何“搞同性恋”,如何跟同性做爱,但是一个人要如何才能对同性产生性欲望,这是没办法学的,也是没办法教的。因为,性欲望是动物的本能。一只动物到底对什么性别的同类产生性欲望,这是在它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下来了。目前,生物学家发现有一千五百多种动物,在这些动物的种群中,都存在同性性行为。人类也是地球上的动物,自然不会例外。
& P. X! n. Q, ?8 G# U1 q" q迷局和陷阱之七: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可能存在吗?4 ]* D7 E/ V' R7 f
有些人发现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都是年轻人。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年轻人追求的东西就是时髦的,所以他们就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赶时髦而变成了同性恋。所谓“赶时髦”是形容人的行为,而不是形容人的性欲望。比如,男人带着女人去酒店开房间,玩一夜情。这种事情在几十年之前几乎不可能发生,就算发生了,当事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的光明正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这种事情越来越多了。所以,这种现象可以勉强叫做赶时髦。但是,一个男人对女人产生性欲望,难道这也是因为他“赶时髦”吗?反过来说,一个男人对同性产生性欲望,怎么就成了“赶时髦”呢?
) Z) p( z# u! U+ `3 X6 m 事实上,很多学术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任何一个时代,“对女人没有性欲望,对男人具有性欲望”的男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都是一样的,都在3—5%之间。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比老一辈的人,在对待“性”这件事情上面更加开放,所以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更加敢于活出真实的自己,甚至敢于公开自己是同性恋。很多老一辈的同性恋者,由于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人们对待性方面的事情比较保守;很多人甚至认为男人太好色是很下流的,反而那些对女人没有什么欲望的男人才是高尚的。所以在那个年代,那些对女人没有性欲望的男人,很少会思考“为什么自己对女人没有性欲望?”。另外,就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受到自己对同性存在“特殊”的好感,他们也不会认为这就是性欲望,更不会把它和同性恋联想到一块儿。因此,很多思想保守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当有些人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9 R( r6 H) C- Y) r" t 虽然思想保守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开放”过了头,那么这也会出问题。有些男人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之前,很喜欢玩女人;他们和很多异性恋男人一样,把玩弄女人当成自己向别人炫耀的资本。他们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好色的,甚至比思想保守的异性恋男人还要好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赶时髦”,——同性恋的男人赶了“异性恋”的时髦。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非常扭曲的价值观,那就是:男人玩女人玩得越多,就显得他越有“本事”。也正因为如此,有些男人虽然对女性没有性欲望,但是他们很享受那种玩弄女人带来的虚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在乎自己到底对女人有没有性欲望,这也间接地导致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 \/ |1 v' L9 J, o
迷局和陷阱之八:逃避真相。
3 N' W0 D6 V; u8 a2 k$ d 有些人即使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是“喜欢”男人的,他们也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向自己承认自己是同性恋。他们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让自己相信自己不是真正的同性恋。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看到漂亮的女人,也会觉得很漂亮,很喜欢,而且自己只是对个别男人具有特殊的“感觉”,所以这还不能算是同性恋。有些人甚至已经和同性发生过性关系了,他们仍然可以狡辩,说自己只是偶尔和男人发生性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跟老婆做爱,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三分之一的同性恋,三分之二的异性恋”,或者就说自己是双性恋。在网络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我不是同性恋,只不过,我爱的人恰好是同性而已”。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相信这种说法。但是,假如有一个人说“我不是异性恋,只不过,我爱的人恰好是异性而已”,那么还会有人相信这种说法吗?很多同性恋者是标准的“做了婊子,还想立贞节牌坊”。
1 T8 G/ g/ ?3 B% m | 有些男人不愿意成为同性恋,可是他们偏偏就会感觉到那种“来自同性的吸引”。所以,他们会憎恨那些“让他们产生特殊感觉”的男人,因为那些男人的存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同性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件事情:只有同性恋者,才会担心自己被勾引成同性恋。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担忧的,因为他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对女性的欲望。* ?) X4 k$ p) z0 y' T1 w
迷局和陷阱之九:某些女人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 Z" D }% G/ K, \6 S! Q
有些女人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她们痛恨自己的丈夫,痛恨所有“伪装成异性恋,用欺骗的方式跟女人结婚”的男同性恋者。她们不相信,或者说不愿意承认:某些男人是在结婚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的。因为,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那些已婚同性恋者就不能算是用欺骗的方式和女性结婚了。她们不想给那些伤害她们的人任何一次脱罪的机会。所以,有些男同性恋者的妻子(简称“同妻”)坚定地认为:已婚同性恋者说自己在结婚之前不知道自己是同性恋,这是在骗人,是在为自己的“骗婚”行为寻找借口。
; h# f. t3 B5 k7 ]) A% n$ l+ e% T* ? 有一件事情不可否认:有一些男同性恋者确实会用这样的谎话欺骗自己的妻子。不过,这是因为妻子已经发现了丈夫是同性恋。如果妻子没有发现真相;那么丈夫还需要为了欺骗妻子,说他是在结婚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的吗?
3 }# h5 l" F/ d7 i1 [$ E. q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妻子会发现真相? N3 x, A- J+ ], [- w
通常,一个女人之所以会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那是因为她发现了丈夫的“出轨”行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么就算有人告诉这个女人,她的丈夫是同性恋,她也不太可能相信这是真的。假如一个已婚同性恋者不是主动坦白真相,而是不小心被妻子发现他和很多男人上过床,然后他才为自己辩解,说他是在结婚之后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的,——既然他已经做出了背叛妻子的事情,那么不管他找什么借口,都不会减轻他的罪孽!不过,假如某些已婚同性恋者确实是在婚后发现自己是同性恋者的,假如他们在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之后,马上主动和妻子坦白真相,并且与妻子协商解决的办法;那么作为妻子,她们或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愤怒。事实上,这样的案例是存在的。不过,——. o$ N; X( s3 E) `7 f4 R$ \( x
可惜的是,大部分已婚同性恋者都不会这样做的,——作为内心极度卑微、低贱的同性恋者,他们不可能有勇气向妻子坦白真相。不过,这还不算最卑微、低贱的。还有一些已婚同性恋者的行为已经不能用“卑微”和“低贱”来形容了。他们发现有人在批判同性恋者的骗婚行为,他们不但不觉得惭愧,而且还企图为自己脱罪。不过,他们为自己脱罪的方式绝对不是用上面那个借口。相比之下,他们的脱罪办法显得更加“高明”。他们不是对同妻下手,而是对未婚同性恋者下手。他们所用的手段真的可以叫做“软硬皆施”。; D8 d( e4 }3 V2 U( d
迷局和陷阱之十:已婚同性恋者的战略方针。
3 C/ s5 {3 G# A' M% T+ T 一方面,他们在互联网上写文章大肆赞美自己的老婆,说自己的老婆多么的贤良淑德,——这就像骗子在炫耀自己的“战利品”。不过,他们的最终目的不是炫耀,而是让未婚的同性恋者觉得:同性恋者跟异性结婚之后也可以过得非常幸福,而且可以从女人身上得到很多好处。另一方面,他们给未婚的同性恋者施加心理压力,说不结婚多么不孝顺,多么自私,甚至在未婚同性恋者面前炫耀自己可以让老婆达到第二次性高潮。大家都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说,男同性恋者是由于“不喜欢女人”,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于“不喜欢和女人做爱”而被人鄙视。很多已婚同性恋者企图让未婚同性恋者明白,同性恋者在结婚之后才能显示出“高人一等”的技能。言外之意就是:男同性恋者不喜欢和女人做爱,就应该被鄙视。一个同性恋者有这样的观点,简直是卑微、低贱以及无耻到极点了。
& m/ M3 E- p$ @2 }& ]7 y 某些已婚同性恋者希望,其他的同性恋者都和他们一样,跟女人结婚;这样一来,就没有人可以批判他们了。他们的想法就跟贪污犯的一样,贪污的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跟他们一样贪污。等到贪污成为一种风气之后,他们就可以说:“其他人都贪污的,我贪污一点算什么?”0 y5 \' n% z0 f8 q5 b+ Y
迷局和陷阱之十一:骗子的最高境界。
N O+ \2 f& p6 B4 S/ R5 E 已婚同性恋者还有一个最常见的、也是最拿手的好戏,就是把自己的父母当成挡箭牌。他们会说自己结婚是为了孝顺父母。不过事实上,他们确实不只是嘴上这样说,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这让我想到有人说的一句话:一个骗子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别人骗了,而是在欺骗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骗了。
3 ?) T O4 m* N. `7 s 假设他们真的是为了孝顺父母而结婚的,那么为什么在结婚之前,他们不告诉父母自己是同性恋呢?甚至在他们结婚之后,他们已经做了所谓的“孝顺父母”的事情,却仍然不敢把真相告诉父母?有些同性恋者会辩解,说他们担心父母无法承受这样的消息。在某些同性恋者看来,“他们自己是同性恋”这件事情就跟洪水猛兽一样,会给自己的父母带来灾难性的打击,甚至毁灭整个家庭。一个同性恋者把自己的存在看成是“洪水猛兽”,甚至把自己当成妖怪一样。这种想法除了用卑微和低贱来形容,还有什么可以形容的?
5 \0 F! X2 l+ d" r# @+ _ 如果他们把上面那句辩解的话用来骗骗某些同妻,那么这或许还有用。因为,作为妻子,她们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确实会有一种天崩地裂的感觉。但是,作为父母,他们真的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假设同性恋者跟自己的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的儿子不喜欢女人,而是喜欢男人?不过请你们放心!为了孝顺你们,我还是会跟女人结婚的”,那么父母会跟听到噩耗一样当场气晕过去吗?1 x0 ^, b! r8 V3 a$ m5 S# Q
很多同性恋者都强调自己是为了孝顺父母才结婚的,他们用到了“孝顺”这个词,但事实上他们对自己的父母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如果他们真的信任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很多同性恋者都会说“父母生了我们,养了我们,是我们最最亲的人”,但是他们整天在自己最亲的人面前演戏,不敢让最亲的人看到自己真实的一面。“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句话用在大部分中国同性恋者身上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R7 N, s/ v# d' d* Z. B: Q
有些同性恋者不是担心父母无法承受这样的消息,而是担心父母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担心父母会责备他们,甚至打骂他们。有些人从小到大只要一犯错,不是被父母打,就是被父母骂。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不敢让父母知道他们犯错了。但是,作为成年人,如果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他们能够坚定地认为自己没有错,那么父母又能拿他们怎么样?一般情况下,被父母逼婚的同性恋者,都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可惜的是,他们自己都不能坚定地认为同性恋没有错。所以,他们不敢把真相告诉父母。这还是反映了大部分中国同性恋者卑微而低贱的心理本质。
6 D( `/ t/ j) _7 R. K迷局和陷阱之十二:父母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吗?9 i/ E% ]2 I! B6 z) v9 B* o; R) `9 I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父母无非就两种:第一种是只要孩子幸福,他们就满足了;第二种是只在乎自己的面子、世俗的看法,不在乎孩子过得不开心,更加不会在乎其他人受到伤害。前一种父母,如果他们明白自己的孩子只有按照“本性”生活才会幸福;那么他们会支持自己的同性恋孩子按照同性恋的方式生活。在中国,像这样的父母不是没有,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同性恋亲友会”,你就会发现确实有这样的父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同志母亲吴幼坚女士”。另一种父母,虽然他们不可能会支持孩子按照同性恋的方式生活,但是当得知孩子喜欢同性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都不可能会受到损害。除非他们的心理本身就存在问题,否则,他们不可能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一般情况下,第二种父母最可能做的事情是强迫自己的孩子马上找异性交往或者结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但是最终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有些同性恋者在结婚之前,的确把真相告诉了父母,但是他们本来并不打算和女人结婚。他们把真相告诉父母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希望父母支持他们活出真实的自己。但是,在父母的逼迫下,他们退缩了,所以最终还是结婚了。有的父母甚至对自己的孩子说“只要你结婚,传宗接代,就算你结婚之后到外面找男人,我们也不会管你的”,或者干脆就说“生了孩子之后,跟女人过不下去,那就离婚好了”。有些说这种话的人不是父亲,而是母亲,——同样作为女性,她们竟然可以教唆自己的孩子去伤害其他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