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版 论 坛 使 用 答 疑
搜索
查看: 14514|回复: 66

[中国大陆] 传说中真人蓝宇的珍贵照片!!!!!!.jpg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后可以看到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Register/登録メンバー/회원가입/การลงทะเบียน)

x
传说中真人蓝宇的珍贵照片!!!!!!
传说中真人蓝宇的珍贵照片!!!!!!.jpg
发表于 2008-12-2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08-12-2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挺帅 挺阳光的
发表于 2008-12-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人真事,《蓝宇》生前的历史遗照
案查:蓝宇的父亲原籍吉林,母亲原籍杭州,查核"蓝宇"本人1971年12月出生于西北"青海省", 于1994年的11月死亡。 此函件资料与各方人士的校园资料、征信资料调查十分吻合,“ 蓝宇约莫23岁左右死亡去逝 ”。 据北京市"清华大学师生追溯探源,
多方调查发现确实有尘封留存许多年已久的清华学生(蓝宇)本人一些历史遗照。
照片中人为当年在清华的( 蓝宇 )本人原形模样。
在1998年8月的香港"花招杂志",也曾指派记者深入详查,蓝宇约莫23岁左右死亡去逝,该杂志曾刊登蓝宇原型"真人本人的照片,那张照片,年代久远,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期的样子,一个非常文静清秀帅气英俊的男生骑在自行车上,就在北京市《清华大学》的校门口靦腆的微笑,照片模样已经有些模糊泛黄,但那一份恬适怯然着实是令人心疼。
※因为作者"神秘的陈捍东先生曾在书中有提到一段,“在还很年轻时,**着父亲是领导阶级的关系,早已担任上中国进出口市贸中心主任一要职。”,故此作者的真实生份很容易详查。 另外,书中"关于北京市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很多描写都非常准确,若是一个缺乏经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例如,清华大学87年的时候,建筑系男生住在8号楼,这一点很多人都根本不知道, 因为现在的8号楼,几年前已经改变成是女生宿舍。 还有,我们查证出"建筑系87级确实有个男学生姓蓝,人长得颇俊,也是个出色的优秀学生。《北京故事》( 蓝宇 ) 确实果然"有其人其事"
还记得我看到蓝宇"真正本人照片"遗照时,一刹那间,我有种心碎的痛,泪水滚滚而下!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与神秘作者陈捍东先生一样,曾经有过美丽往事的记载, 对爱的追思,对逝去青春的无悔,亦或许伤感而不悲哀, 在心中保持了当初的纯洁、真挚和浪漫,一如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我是在耽美文化中浸淫熏陶长大的新一代。我们反对传统腐朽的观念,倡导自由,平等,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反观一些人将同性恋视为不伦之恋、罪恶和丑陋、性变态、甚至是洪水猛兽这样的概念!其实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定性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和有人抽烟有人不抽烟;有人吃素食有人不吃素食一样,不过是一种习惯与方式,除了自己本人以外,其他人任凭是谁都无权进行评头论足的,当然更不能横加干涉。同性恋又如何?异性恋又如何?同性恋又没有什么不见得人的地方,为什么要遮遮掩掩?!为什么要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彷徨痛苦?!爱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大声地说出来呢? ★有人问:世上最美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想像﹞。这个故事让我仿佛身历当年般的感动,
《蓝宇》的故事原名是《北京故事》。《北京故事》是一位同性恋者的自述故事,故事以简练的言语描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同性之间爱恋的故事,让人感动不已,据闻甚至有人因此改变了对同性恋爱的看法。毫无疑问《北京故事》是个感人的故事。 书里已经讲出一个共通的爱情真理.
又根据香港影评专家﹝纪陶﹞指出,该蓝宇故事乃是"真人真事"! 《北京故事》,我是在去年初春还伴着些微料峭的一个晚上偶然读到的。那夜家中无人,我静静的在电脑旁,独自看着,而悲伤就如此慢慢地滑出来,一点一滴,一点一滴。
▲看看"蓝宇原型的照片里模样 ",那优雅的气质和英俊的外表,还带着少年独有的青涩,与那点傲气。 接着我一路往下看,我是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感动,难道这世上真有这么纯粹的感情吗?现代的城市,是个迷乱的城市,而在这样的城市里爱情成了最为奢侈的东西。我也曾迷惑过,这世道真的绝了真情吗?蓝宇给了我最有力的回答。这回答让我肯定了爱情,也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同志爱情,据了解北京故事本由制片人"张永宁先生网络上看到《北京故事》这小说,很被感动,带着小说到香港找导演关锦鹏先生"洽商开拍,故事剧情再由魏绍恩先生稍微改编,据制片人"张永宁先生说北京故事其背后确实有"真人真事", 张永宁用了很长很长时间,非常艰苦地去找这个作者, 也在网站贴了许多‘寻人启事’寻找这个作者,一年以后,香港一间出版社是在看过小说后,表示愿意给作者出版这书,张永宁先生说:“我是通过它才找到了这作者《灵慧》的。然后我打电话给她...她说:我是作者《灵慧》,我说:你就是作者?因为传来是一把很年轻的女子声音,我惊讶:你真的是作者?还是作者的女朋友或甚么的吧?她说她就是作者。我说:你怎么可能写出这么深情的同性恋、**等等这些东西?... 她支吾了一会,她才坦承:《北京故事》《北京之秋》这小说其实是有"真人真事",而故事,经由一位神秘的《陈捍东先生》详情真切口述娓娓说出,再由灵慧小姐刊登于网站上发表的,而"(陈先生)强调,希望保持低调,不想曝光, 《陈捍东先生》愿放弃任何版权,不要提起他是谁;另外作者《灵慧》小姐这方面,她委托她的妈妈和她的一个北京好朋友来出面,完成了这个协议的草签;通过速递,她签了,我签了之后,我们就一手付款,一手交易,然后我就买到了改编《北京故事》的电影版权。制片人"张永宁先生又说,他们手里握有这女孩子的一个声明:一、‘这小说我是在哪里发表的。’二、我们有正式购卖电影版权的一个协议,三、我有她妈妈签的一个收款条。我觉得这应该是有法律效力的三个文件;在这里我也想向公众公布一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导演关锦鹏先生也 说得很清楚,如果没有买到版权我们是不可能开拍的。※小说《北京故事》再由"群体工作室"委托【东贩出版社】出书发行。而作者《灵慧》小姐之名,正式改为《北京同志》。
我们从以上《北京故事》出处的种种资料,得以更加深入的去探索故事主角,故事内容开始时,蓝宇告诉陈捍东是16岁多,快17岁。而他入学是很容易考证的,应该是1988年9月,蓝宇是1971年下半年出生的话,例如:1971年11月,那么他当时就是16岁多,快17岁。这样的年龄应该是早读书一年的。最后的年龄小说里面没有交代,蓝宇参加学运6-4***事变之后,西方开始经济制裁, ●陈捍东的仓库被烧毁,后面又有下雪时到刘征家里小酌的描写,所以仓库被烧是1989年7-11月之间,捍东放了一笔人情债,四年多以后收回,就是1994年1-6月,这时陈捍东入狱,之后呆了三个月,就是1994年的4月-9月,这时距离捍东认识蓝宇已经6年多了,这时捍东说,我们认识7年多,我认识并爱上了一个天使……前后有接近一年的误差,但是因为月份不能精确,★所以还是基本成立的,3月的一天我被蓝宇召去……4月份……我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一个月后我被捕了,准确地讲是1994年的5月-6月。捍东入狱,3个月后,就是1994年的8-9月出狱。深秋的季节,蓝宇离开人世,就是1994年的11月,所以蓝宇去世死亡时其实应该是23岁,所以我认为是16岁到23、24岁,假如陈捍东出狱后有一年的间隔,那么前后刚好是7年没错,完全吻合。
、陈捍东有多大呢??在小说里叙述陈捍东的年龄整整大蓝宇十岁。  ——---按照上面的推理,应该是1988年9月——1994年11月(或者1995年11月),捍东就是27岁到33、4岁。这个符合小说的描述。

、蓝宇&陈捍东是哪里的学生,学什么专业?
发表于 2008-12-2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尚无一部同志小说能够超越《北京故事》,太经典了。只可惜是个悲剧……
作者曾在小说中说过蓝宇有一段时间留过“郭富城头”,就是照片中的那种发型。我觉得这张照片的可信度应该很高
发表于 2008-12-2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很感动
发表于 2008-12-2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找不到这么纯情的小男生呀
发表于 2008-12-2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啊.......
发表于 2008-12-2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哦
发表于 2008-12-2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哭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搜 同

GMT+8, 2025-9-15 09:23 , Processed in 0.02103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