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走了五日,中秋节前几日到了潜江县。- e, n* I/ T# i) D5 R6 p
潜江县县令高阳是户部员外郎高升的弟弟,一早县令就带着潜江县的衙役和士绅在十里亭外恭候。目之所及断壁残垣惨不忍睹,但高县令却显得格外恭谨,甚至有些得意洋洋。, j9 Q& `( x9 g( Z, n( C
闽南受灾县镇极多,户部员外郎高升正忙着在其他县组织救灾。高县令执意让太子和三皇子住进县衙,太子言辞推卸,命军士在城外扎营,而太子、三皇子和仆从住进了驿馆。
& }/ q2 S& C% q驿馆不大,但是已经最先清理掉了淤泥,并且修补了破洞。) _6 z+ h; v) u' S2 V1 D5 v( \
潜江县驿馆比不上汤泉驿,潜江县驿馆前后五进院子。太子住在最前面的院子里,而三皇子住在太子后面的院落,宋铭喜好清静住进了最后面的院子里。
0 ?# a v C3 K: ~& j: s. k油彩已经所剩不多,油膏也有待补充。但街上,店铺已经被洪水冲垮的冲垮。洪水已经退去一个月了,但各个商家都还在忙着修整。
( `8 ?4 ]" O1 F6 l( p9 _/ Q吃罢晚饭,赵澈换了便衣,带着宋铭,去街上溜达。' J0 ^4 |+ |" t% p9 a4 a2 b% I3 Y
除了断壁残垣,寥无人烟,也不是没有可入眼的东西。令赵澈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牌楼。贤淑街,一栋高约三层楼的牌坊,把守着整条街。牌楼一面提着“贤妻良母”四字,转个身仰起头,另一名提着“淑德无双”四字。隐约可见还写着“江氏”两个字。
, c) S+ g) ^& G& z5 h赵澈拉着宋铭,从街头走到街尾,家家紧闭门窗。偶有灯光仿若萤火。
% l4 P* v u% b5 Q街尾只有一家布庄开着门。赵澈拉着宋铭走进去,老板是个十七八岁的俊俏郎君,没招呼两句,从后屋走出来两个男人。一人约莫二十岁,剑眉,嘴巴紧闭,显得不好惹。另一人约莫十五六岁,面色白皙,举止谦谦有礼,偶然咳嗽,显然有病在身。# ?5 z, O9 W0 d$ u( {0 J
十五六岁的少年对着赵澈一拱手,道:“三哥好。”/ W% r4 b* j' i
赵澈也是一愣,立马回过神来,笑着回了一句:“六弟好。”! S! x( ~+ B$ C' h' q- L% ^
宋铭心中暗暗吃惊,眼前的孱弱少年便是六皇子了。 _4 }# Q( R, \8 |. u* {
“六弟何不去驿馆住下?”
) y: j/ b2 l& W8 [“这里是祖母的铺子,我此次来闽南只是听祖母之命前来探查田产铺子的受灾情况。三皇子和太子为公事来,我们为私事而来。跟在你们后面已经是不合时宜了,不敢再住进驿馆,打扰两位哥哥。”
* @$ R) N2 ]! E1 H7 X2 I% h赵澈看向自己的这位六弟,心中也有些吃惊。都说自己的这位六弟身患绝症,绝对活不到二十岁,此时看起来,风吹一把就能倒地。并且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如果不是这次闽南水灾,也许今生难见。不免心中戚戚然,便多说了几句。. t" K2 L6 o5 Y
寒暄完毕,布庄老板执意送了赵澈和宋铭几件新衣。7 m2 W$ ^& }, ?; {3 C( i' `
回去的路上,宋铭心中好奇,忍不住开了个话头。
/ U, M1 L& t7 {9 X1 B“你那六弟和他那位随扈,我觉得好生面熟,似乎是前世见过。”; U2 u( t v' f2 d( O" k* X" Q
“怎么?你觉得和他们有缘,和我无缘?”- n- s+ v5 q9 V9 j: @6 _+ Z
“不是这个意思,我第一次见你,也觉得十分面熟。”& ^6 ~1 Q" _# E; P' F% a0 L1 |
“不光是你,我见着他们两个,也觉得十分相熟。”2 w3 @. E/ Q/ L7 h
“那不足为其,你们是亲兄弟。”7 x0 W% N6 F) i( l( D1 ?5 P5 m: K# @
赵澈沉默了良久,默默开口道:“当年宫中发生变故,六弟的母妃兰妃被卢美人诬陷,说是和侍卫私通,有了六弟。因为整个后宫都眼红兰妃得宠,各个落井下石,上去踩一脚。最后,云妃的母亲,也就是六弟的祖母前往皇宫,怒斥父皇治理后宫无方,并且带走了云妃。云妃回到姑苏不久生下了六弟。也许是怀胎十月伤心过度,六弟生下来便十分孱弱,听说两岁时差点熬不过去,幸亏有个方外云游的和尚,说我六弟十六岁诞辰当天,会有一陌生人闯入于府,六弟需与那人成亲。”8 I/ @/ T2 K0 s" x' `
“六皇子可满十六了?”
: S5 G& ^/ `* q: J8 y, W# F2 y“两三个月前满十六岁了。算起来正是我去救你那天前后。”
+ E9 ?# ]2 ^' I“娶了谁家姑娘?”
) L+ X4 i5 G" g$ ?+ U: U“娶了叶丞相的孙女,但听说过门两个月之后去世了。不过六弟赢取叶家姑娘的同时,父皇还下圣旨,将六弟许给了一位男子。说是岭南来得举子。”
. J. h+ I+ r" e1 a* G2 e" y这下轮到宋铭目瞪口呆了,呆了半晌,突然醒悟。“刚刚那男人是六皇子的契兄?”, @ w: h+ X4 s! T; p+ Q
“恐怕就是了。是他在六弟诞辰之日当天,误打误撞闯入了于府。听说六弟以前身子更差,幸亏和男子成了契兄弟,最近俩月身子才好些了。看起来那游方和尚所言不差。要不然,长公主绝不放心六弟来闽南。”
, b+ w4 v, M& D. s7 Z一番话简直比书里的狐狸精怪还要让人匪夷所思。一回到驿馆,太子就找上了三皇子。. m. ?1 U6 `& f
接下来的故事和三皇子宋铭关系都不大,简单带过,各位只知道前因后果即可。
" F# `. [; w) o8 w! l7 s$ a高升和高阳两兄弟,父亲已死多年,只有一老母——江氏。这江氏因为生大儿子高升时,难产,差点命归黄泉。因此不喜高升。而小儿子高阳被母亲江氏溺爱。高升听从父亲临死前的叮嘱,奋发图强,七岁成了秀才,十岁中了举人,考了两次,十六岁时又进了甲榜。二十五岁时中了探花,后来从七品一路升到了如今的户部员外郎。用皇帝的话说,此子勤勉,文采过人,必能成器。但偏偏潜江人都知晓江氏不喜高升。7 j, U7 |; ~! S1 i% L. l
哥哥一路飙升,而弟弟高阳却二十五六只是个举人。江氏日日向大儿子讨要银钱和养老钱。待得高阳三十岁时,江氏用银钱替小儿子打点,先是做了县丞,后来前县令调职,江氏再次打点,就让小儿子高阳坐上了潜江县父母官的位置。6 R) A* x O8 C: Q: I4 J
从此,这江氏在潜江表面上日日吹嘘自己贤能无双,背地里更加变本加厉地向大儿子讨要孝顺钱。大儿子做了十几二十年的官,如今还是一贫如洗,但这小儿子高阳却大为不同,将潜江县衙盖得前有山后有湖。更是听着自己的母亲,盘剥过往客商,居然勾结海上来得敌国商人,赚的是盆满钵满。. R3 C- `! q" M. B, A( E7 U
此次潜江赈灾,朝廷拨下的大部分银钱都被江氏和高阳弄进了自己手里。太子早就调查的清清楚楚,只待将这母子一网打尽。但难就难在户部员外郎高升。他被自己母亲情感勒索,将赈灾银钱交由母亲和弟弟保管,虽然尽了孝,却是害了整个朝堂。太子知道高升两袖清风,想放过高升一马,但又怕父皇怪罪。+ u% V2 [; ?0 r6 Z& T& S4 v
赵澈听完,想要劝太子,将高升带回京城由父皇发落,但又知自己的这位哥哥一向待人宽厚。2 n3 M7 H3 f* p3 g* x* R
兄弟俩也是因为此事,头疼不已。当晚,两人各回各处休息。, C) t% j. g! S8 S }
第二日,太子亲自命人将银钱登记在册,当街分发朝廷的赈灾物资。
( i6 L5 ^# S& ]8 ~' \潜江县令也颇为积极,带着衙役维护秩序,甚至江氏拖着七十多岁的身体,亲自为灾民煮粥。8 U& \. z0 \, p2 S2 ^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澈领着兵站在最高处随时观察灾民秩序。
5 s7 g& D; ~; T- B0 R) J“这对母子,哪是为了赈灾,分明是为了那个牌坊。”太子恨得也是咬牙切齿,但治县令的罪容易,拿下江氏倒难。江氏无公职在身,而且所有恶事都是县令所为,似乎拿江氏毫无办法。
1 F8 R, T. b$ x* s+ Z% t! Z“明知谁是罪首,却不能拿下。”赵澈也是心中对那满脸慈孝的老太太十分厌恶。
- i3 m* N5 L, \# Z, `, s过了三四日,高县令派人送来请柬,说是江氏过寿,邀请太子和三皇子前往赴宴。太子正愁抓不到把柄,敌人自己将把柄送了过来。) D3 K% \4 ]* r7 K3 l6 a: D
这中间曲折过程,不再复述。总之就是,八月十六,太子、三皇子在明,前往赴宴。六皇子在暗,假扮成布庄老板,前往贺寿。宴会的确铺张,好在并不是一无所获。江氏不识字,但是喜欢找来女史记账,从高升中了举人之后,开始记。刚开始是高升买书花了几钱,后来高升做了官,往家寄了多少银子。再后来就是小儿子买官花了多少,林林总总事无巨细。
6 Y/ Q' A/ T ~* a+ O: I7 f, @, q% q也就是拿到厚厚几本账本后,太子下令,三皇子带着军士将江氏和回来为母亲贺寿的户部员外郎高升抓了。高阳反而如泥鳅一样,滑不留手,早混在人群中上了南洋的商船。/ {/ J; Q. l4 D3 g: s9 g; }) m
重点说这高阳高县令,上了商船,贼心不死。也没什么高明手段,倒是买通了几个当地的捕蛇人。这些捕蛇人原本是捕蛇取胆,但那两日被高县令买通,捕了几筐毒蛇,趁人不备,翻墙将蛇筐扔进了驿馆。
( }: L1 ?! y# x$ n, V那日,三皇子带人搜捕高县令不得,回了驿馆,去找宋铭喝茶。刚进院子就见仆从乱跑乱叫,还没看清楚一条黑影就从树上飞了下来,也是凑巧,吓得脸色惨白的宋铭一把抓住赵澈,嘴里说“蛇,蛇!”
7 v, n) _7 o/ j" b6 c0 a9 X还没说完,一条蛇飞过来落在赵澈身上,宋铭右手一抓本意是抓住赵澈逃命,不曾想抓住了蛇。蛇也不管咬的是姓宋还是姓赵。3 Y* Y) s4 Y p! C2 _* P0 [7 v( d
宋铭手上被咬了一口。执剑上前护住赵澈,那蛇瞬间被执剑砍成两段。
/ K- S$ F1 U& v: O, V; L整个驿馆瞬间大乱,毒蛇乱窜,仆从们不时又被咬到的。赵澈抱住宋铭,眼错不见,宋铭脚踝又被咬了一口。5 W9 r1 `3 H5 p2 t# O; f3 p
赵澈抱着宋铭前往城外军帐,帐中有随军大夫。因为军队常年野外训练,大夫比普通大夫更懂得蛇毒。赵澈奔了一盏茶功夫,发觉宋铭已经昏迷,也顾不得执剑阻拦,将宋铭放在地上,褪了宋铭的鞋袜,亲口吸毒血。9 |5 J; J0 g; K2 z A4 J
吸了一阵,抱着宋铭又是狂奔。
|. {) T% ?( X, P' p7 o$ ]# E0 h执剑在街上借了两匹马,赵澈抱着宋铭上马,一刻钟跑到了军帐。大夫看了看执剑带过来的半截蛇身辨明蛇毒,立马从药箱里拿了药给宋铭内服外敷。& G& w& u: ]! |6 [ y0 p
经过一夜的折腾,宋铭稳住了。赵澈也累趴了,并且轻微中了蛇毒。
3 _ p1 e0 q3 g! A) N" x太子虽然没回营帐,但听说太子已经找了当地好手,将驿馆的毒蛇抓了个干净。
0 B' P3 }7 { h7 Q% H; Y赵澈守在宋铭床边两日,幸亏宋铭醒了。
+ V7 ]! o; [/ i2 @" \6 X执剑抓住个捕蛇人。捕蛇人说是高县令派南阳商人来买的凶。气得赵澈取了虎符,领着三千羽林军,沿着海岸追了三日。在南洋商船上岸买卖补给的时候,赵澈将高阳缉拿在案。: i( i- L/ M3 b) ]9 C% F; z
高阳抵死不认,赵澈忍无可忍,将高阳推到江氏面前,当胸便是一剑。高阳当时气绝身亡。4 S0 K: g$ u3 L0 w# Q0 z3 f1 }) d
江氏赌发恶咒,咒骂赵澈凶残,咒骂自己大儿子窝囊一辈子,不能替自己小儿子掩罪。
/ { v+ B/ y2 H; G7 U k/ Y4 a" g太子在县衙上当众审问户部员外郎和江氏。全城百姓前往围观。江氏供认不讳骂骂咧咧,高升后悔一辈子临死才看清自己母亲是条吸血的毒蛇。+ _. d0 o# H7 J, j% S
江氏在公堂上触柱身亡,高升择日待赈灾完成后押送回京。9 ?6 t/ u* F) s' a' g
朝堂之事不是本故事重点。重点是,宋铭重度昏迷了2日,待醒来时,再看见赵澈时,却像是变了个人。
* W/ e9 ]( x0 Q“我做了个梦。梦里你不叫赵澈,我也不叫宋铭。但的确就是我们二人。我们已经在梦中已经完婚了。”
$ S1 R7 M" B8 l1 u2 L(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