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楚公子 于 2019-3-25 20:21 编辑
+ h' {; B+ p) L! f5 T/ T/ H: b1 I3 Z
郑重申明:本人所发作品均属自己原创,严禁他人转载和抄袭盗用,一经发现,责任必究!
& B$ F! b, q2 g8 s3 f回乡偶遇1 p, i; B) u1 s* E0 o, T
龙头侍卫
1 d/ F) @" {6 V1 H3 F9 N* g
) j2 L8 H3 Z3 Z) e* |* e0 ?我的家在深山里的小镇上,父母死后就埋在了那里的乡下。我这次回国就是我在双亲去世后的第一次。
7 h# V* K5 N# V* L( n# L为了不让我的亲戚们发现我,我悄无声息地来到父母的坟头。- M( x3 a+ H3 p$ ?7 y
为什么祭拜父母好像做贼一样呢?唉,我们这个社会在“拜金主义”的熏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和虚伪了。我出国七年,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都会发生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而这些荒唐事情的发生都是在我那些嫌贫爱富的所谓“亲戚”身上,真让我感慨万千!因此,我发誓父母死后我这一辈子不再与这帮亲戚有任何瓜葛——即使是回来拜祭父母,我也不希望碰到他们。
* u& f1 b* a$ o4 M* {不幸的是我们这个镇实在太小了。就在我拜祭完父母要赶着去镇上坐下午那班回城的班车时,一群亲戚还是围住了我,其中又以那位在我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上学在我家里处在最困难时期她经常向我父母投去鄙弃目光根本不搭理我家而后来我出国后她又哭着嚷着非要我父母跟她多走动的八姑最起劲。我只好使出浑身解数摆脱他们的无休止的纠缠。* I2 y9 P; s' D6 P& \
然而,我们这个镇又实在太偏僻了。镇上每天只有一班车来往县城,上午来下午回。当我好不容易甩掉那帮亲戚紧赶慢赶地来到镇上后,我还是错过了下午那班车——我必须乘这班车去县城过宿。昨晚,我就是在县城过了一夜今晨一早到达小镇的。我站在站台上,一筹莫展……- h, x0 g1 ~( V4 C2 t+ E/ U3 K
还好,我事先做过最坏的打算:即使走不了,我去求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绝不登那帮亲戚的门。' n' q3 \9 @2 W% E- ^, ?
就在我想就近找一户人家多给些钱度过一晚的时候,我听到有人在招呼我:“咦,这不是以前在我们镇上摆摊儿供儿子留学的曾大妈的儿子小申吗?你怎么从国外回来了?”+ _- t2 R' |. e6 T1 a( c: w- m
我抬头一看,见一个年纪与我相仿的山里小伙在跟我说话。我不识他,即问:“你是?”
1 C$ h+ j \- T“你肯定不认识我。但我们全镇的人都认识你父母——当然,更晓得你啦!”% ]- U$ M9 U# X& Y1 B" X3 e
小伙子灿笑着说完,很是敬佩羡慕地望着我。
4 M/ ?4 o; r) k. _; i& ~" u# O他的目光明显在看我的衣服。不过,我回乡的打扮只是平常在国外的家常装束,很休闲的西便装和敞鞋,与他朴素的穿着相比是时髦了些,但我这也是刻意的穿着,以便回到这深山里不太显眼。没想到,这样还是让别人觉得我不一样!这下,我反而不好意思地说道:“哦,对不起。我确实不认得你。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a5 K) u- ^! B% F2 B0 V
“没关系。你不认得我好正常。你就叫我小元吧。小申啊,你是在等车吗?”! |5 V: r7 M( @: Z
小伙子又热情地说。
4 I" s' Q4 l8 d- G我连忙回答:“是。我刚从父母的坟地来。”
9 m1 @- p: o" I6 Y! b, _7 [小伙子盯着我回应:“这会儿哪儿还有车呀。”
; i, X6 @" V ^% N! Z3 Q% t“我就是赶来晚了。”我只能苦笑着回答。( `4 \% J9 `6 W' H4 M( C9 D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去找亲戚吗?”小元又盯住我的眼睛问。2 H! v! s) Z5 z- F' T
我避开他的目光说:“不。不去了。不打搅他们。我在镇上的旅馆住一夜就可以了。”
( R: r" s# _) `小元笑开了。他说:“小申哪,你开玩笑呢吧。你也是从这镇上读书走的,难道你还不清楚我们这小街小镇的并没有旅馆吗?”
* A, i6 W3 B6 G/ O) q$ B' @——我哪会不知道呢!我这不过是搪塞而已。我也为自己的虚伪可笑。于是我索性故作惊讶道:“没有吗?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以为咱们镇上早有旅社或饭店了。”
/ X/ j+ q8 N; f6 i“哈哈,还饭店呢!你真天真。”小元又嘻哈笑开了说,“告诉你说吧,你出去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这就叫‘闭塞落后’。哪能跟你们国外比呢!”- b) }; e. ^. R, W) S$ T8 b
我连忙说:“不不不。不能叫‘你们国外’!那是人家的国外,不是我们的。虽然我这些年身在国外,但我还是中国人。跟你一样。我时刻都在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现在我们中国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呢,咱们的国家这么大,象我们家乡这么偏远的地方一时半会儿发展不起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国家的财力还有限。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好的。”
/ W% O( K. [7 Q4 ~) V; D+ @“看,你们留过洋的就是不一样。说出话来也这么有水平。我就喜欢你们这些读书人。”小元又是那样盯住我的眼睛佩服地说,完了还上来拉住我邀请:“这样吧。你去我那里委屈一夜。条件不好呢,你别嫌弃。”
0 w* x- ]4 h0 ]2 G( H我听他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明白他是真心要我去他那里住,心里好是感动,也直感觉山里人还是朴实的,我不该对我的那帮亲戚们“记恨”,他们能那样“爱憎分明”不正说明他们“心如明镜”吗?我打消了去找陌生老乡求住的想法。于是,我还在为亲戚顾全面子说:“小元,谢谢你的热情。我还是去我的亲戚家吧。我今天之所以这么赶,是因为我的工作实在太忙,要马上回去。不然,父母的这些亲戚我也应该去看看的。今晚,我就去最近的亲戚家,让他代为转达我对其他亲戚的问候。”
: Z' J$ |6 z) T- O! U( j0 ?“小申,你们文化高的人就是好面子。咱们同处一个镇上,你的那些亲戚我们还不了解吗?你用得着在这儿替他们掩护吗?”小元盯住我嘻嘻而说。8 J7 i8 o0 r& v4 X1 [
我的脸上再次发烧,但嘴里仍然说:“没有。小元,你误会他们了。以前我在家读小学和中学时,他们对我很好的。他们那时之所以不常上我们家来,主要是怕我父母供我读书困难,他们不忍心来打搅我们。我心里呀,对他们很感激的。我如今去他们那里,他们会很高兴。我了解他们的!”
1 _- A0 s% `3 r2 D; n- E8 X“唉,读书人是不一样!这‘大门’关得就是紧。”小元再次钦服地看着我说完后又上来拉住我热心地说:“小申,虽然你有那么多亲戚,但就是最近的一户,不也有十来里吗?这样难走的山路,像你这么斯文秀气的人,那还不走到半夜!而且你明早来赶早车也会迟。就这样,还是去我那儿吧。我不会简慢你。”说着,拉住我就走。
! X3 `( n- C0 {( e2 ]* n9 D我不能再说了,心里的感动也更深。于是我感激地说:“谢谢你,小元。你太客气了。要是我再推辞,那就太不礼貌了。今晚,我就叨扰府上了。”
+ C) n9 s- ] E1 w6 W“说什么‘叨扰’啊。你能上我那里去,那就是给我面子。我更没有‘府上’。我还没有结婚呢。”小元拉着我边走边礼让着我说。9 w7 J; {# a$ Q8 `( S7 u3 ?
“不好意思,我多话了。”我急忙道歉。5 P+ P4 q1 r4 P3 J5 k5 f4 a
“不要客气嘛,小申。我很高兴见到你。”
- e7 R& H/ w6 ?; d! G; p“谢谢。谢谢。”6 v% w; p& _( c
寒暄着来到小元家,我这才知道他住在供销社后面的单身住房里。
+ O5 g. w1 S" T2 A2 ?, Z他告诉我说:“我是顶我爸的班才来供销社工作的。以前我一直在乡下干农活,很少上街上来的,所以你不认识我。”+ T: S! B, F n7 X* \
“哦。”我这才明白了。2 e/ o6 k% m+ T0 |2 D
小元确实很热情。他去开供销社食堂的门,要给我做饭。
) d- j4 ?) M$ c! T- I这是星期天,食堂不开火,而且天也晚了,他肯定吃了。我忙拉住他说:“小元,别麻烦了。天也黑了,我们随便吃点儿就可以了。”说完,我拉开小包,拿出了我准备在乡下吃的东西。0 F" ~+ C/ s1 O, G1 c# X6 z, N
小元看着我摆在他面前的方便食品搓着手说:“这怎么好?还让客人招待我。”
: J; _$ X1 Z5 ?" ^7 @ Z我连忙说:“小元,这实在不成敬意。谈不上招待。你权且吃些。”说着,我已经拉开一厅牛奶和一块袋装曲奇递给他并又为他撕香肠的外包装。( J$ t* y0 T" d& v( e) a
他连忙接在手里,一个劲致谢:“谢谢,谢谢。好在我没给你做饭,要不然我拿不出这么金贵的东西招待你那我还真简慢了你这位贵客。”
' N$ e4 ]. z- R, b1 e# n我也连忙礼让道:“哪里,哪里。我非常感激你。请您别再客气了。”
) `: } W3 Z( v于是,我只吃了一根香肠,一块面包并喝了一罐牛奶,余下的我都让小元吃了。# m9 {, f+ n% I, }" V( |2 _5 f
吃完饭,小元用暖壶里的热水给我洗好后让我先上了床。然后,他关上灯,端着小盆到门边悉悉索索脱了一通衣服,而后又稀里哗啦地在身上擦了一遍身后当他上床来时,疲累的我几乎要睡着了。
$ L" T8 @4 k4 Z A& x& e7 U; ~0 v是啊,山里的路实在太难走了,我今天又要赶时间,所以这会子只感觉疲累异常。" g# {: J3 u1 {
床还算干净,被子除了潮潮的摸上去有点粘和被单上有一些少量的沙子外也算清爽。山里空气就是这样潮湿,乡村里也是这么泥土众多。. R2 }/ Q3 K# g1 X6 T5 a- r
小元上床后,伸手就来我这边帮我掖被子并说:“山里夜间很冷,盖好一点。条件不好,请多担待吧。”——那手刚好从我的胯上凸出的部位一掠而过。, E5 [8 Y9 F' D6 K) C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忙伸手护住刚才被他重重压碰了一下的那个凸出的胯部一边嘴里回道:“很好,很好。”' P6 x5 e% E. X7 n2 S/ X. A( s
“我们挤着点睡。这样暖和。”他掖好被子后说完紧紧侧身挨上了我。
, h: ]( A; u6 U我感觉,我挨着他放在身边的那只手上有坨热热的既硬又软的东西在抵着我。8 [5 d1 o/ U, D1 t
——我这下睡意全消了。凭触觉,我猜测那东西是什么?
4 P/ g5 M+ p, e7 c, ]. v只听他兴致勃勃地问我:“国外是不是很好?你出去了这么久,肯定看到过老外的身体。他们真的浑身都是毛吗?外国男人那玩意儿也真的大得出奇?”说着,那热东西还顶了一下我手背。, x* x8 S& F3 ~. o/ j8 I$ }$ H9 m
我明白了那是什么东西。我嘴里支吾着并打了一个哈欠,装着快入睡的样子没回答他。
+ G: d9 T t4 V7 n小元听到我的哈欠,他轻轻推了我一下又叫了我一声见我没有回答后,他伸手抓住我身边放在他身侧的那只手握住那根热东西,然后再把手伸进了我的裤子。- B+ m8 F. Y1 D5 V# d9 Q
我没再动,也不敢动,我只等天明。- g3 H. t ?& o1 ]/ Y/ g; @& v
小元摸着我内裤里软拉巴几的跟他身上长的那根热东西一样的男人器官,见没有硬起来的希望他才重重抽出手再用我的手紧紧握住他那根又热又烫的硬东西不停地套弄,身子还一前一后直往我手心里送他的热器官,直到它射满了我的手心……
4 c: a8 \) |( c0 N可是,他还是不死心,又把他的手伸进了我的内裤,并握住了我还软着的软屌。# Q! F& W$ d3 K W) }, V
他捏了几下,见我的软屌还是硬不起来,他又叫了我一声,见我没有答应,只在嘴里呼出均匀的气息,他就以为我太累睡死了,只听他低低说着:1 E( h' `: E, z9 i* _
“这大雕软着就这样大,硬了一定不得了。我今晚一定要享受一下!”4 X, ~/ _/ C" I; u d c0 ~
我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硬的起来,可他说着就移下身体拉开我的内裤用嘴含住了我的软屌。
9 `( O. K& L- s这下,我对他再没有兴趣也只能在他的嘴里竖直了我的大雕,直到他给我口爆并吞下我射在他嘴里的子孙液。$ M& `% L8 e0 T) U6 }( g
还好,他完事后还没有忘记把我的手上他射的精液在他衣服上擦了擦才睡了。
7 e- {/ O4 @* `* X我这才开始定下心来闭上眼打算睡一觉。7 B9 ?: S8 `+ F
谁知道我正睡得深沉的时候,他也许半夜醒了、同时也因为我熟睡中的大鸡巴硬了,他就爬上了我的身子,并把我的大鸡巴坐进了他的屁眼儿,还一摇一摆的摆动着身体,好让我坚硬的大鸡巴在他的身体里更舒服的刺激他,动作越来越大,自然就把我搞醒了。我当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哪里好睁开眼睛,只能装着还在睡觉,以免大家尴尬。而我的大屌在他的屁眼儿里受到那样的强烈刺激也非常自然的坚硬非常!我只希望我的大雕赶紧射出精液来软下去就可以让他消停并安静下来睡觉了。7 \ [! U& I, J
但我的大雕实在是不争气!它越是受刺激就越坚硬也就越是不愿意射出精液来。我等了好久,还要憋着装着出气均匀地熟睡着,那滋味真他妈难受!
) r) A4 U$ B# r好在他在我身上动来动去也越来越累了,那动作的幅度也就越来越小了。谁知,这下我的大雕反而很快就射出了精液,一波又一波,直射了十来股,我心里直发笑:“原来我的大雕是个贱货啊!越爽越不射;越小刺激越射得欢。哈哈!”也爽的他气喘吁吁的惊呼:“我操!这斯斯文文的留学生,真没想到他长了这么大的一根大雕,射精也这么雄武,爽死我了!”: K+ U; ]$ }. o2 q I0 d
与此同时,他也真是爽到了,他的鸡巴也射出了精液,还射了一些在我的手上,等他射完了有气无力的从我身上下来,然后又把我的大鸡巴上的残余精液舔干净,嘴里还喃喃自语:“这大鸡巴射出来的子子孙孙还真他娘的好吃!他真的是太累了、睡得太死了!只是我现在真是没有力气再享受一次这根大鸡巴的美妙了,不然,我真想玩到天亮……”然后又胡乱擦了一把我手上的精液就抱着我倒头睡了。
4 b# |" n: S9 w8 a$ |我待他睡熟后,又在他身上的衣服上擦干净了那些我手上和大雕上他没擦掉的液体。待天亮后,我小心下了床在他呼呼大睡中洗了手和我的大鸡巴并不弄醒他地留下一百元大钞然后踏着晨雾赶早班车去了。, p4 ?5 y: ]8 C$ n4 @
这次回乡的偶遇让我对昔日熟悉的农民兄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即使在闭塞的山里,他们也能“与时俱进”!什么都懂!我十分感叹: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能适应生活的“强者”。
) j2 [" Z# {2 O! h3 |1 I6 _+ z/ W! w) T
+++完+++% k: T: |3 B6 W3 M: A
7 _! I+ e: H3 `# j7 Q;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