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青春那时我还是双的时候之《喜欢缘》) a1 t; R0 W$ E, q% E
& {, ~. Z% c( z' v
; V( M1 N0 W' y4 a: k" M
礼佛的大人们不要看这篇文了。
/ Y! A9 B& b0 R) }+ N) A 这篇文本来是叫“欢喜禅”的,既云欢喜,就少不了H,说到了“禅”,又免不了讲些佛法之类,可写了一点后,发现我尽在那里毁僧谤道兼胡说八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实关于佛啊,道啊,我是一点不懂的,所以通佛理明哲学的大人尽管扔鸡蛋吧,扔番茄吧,我不在乎,无知的烟上。
" Q1 R! q% L1 l8 ? 欢喜缘 " k' \) P: C) F0 ]1 V6 N% G0 s
第一章 - S/ A, \9 w5 R* u* @
大明洪武年间,中原大旱,灾民络绎于途,路上时见倒毙死尸,只是人们早已麻木,填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一块馒头,一碗饭就能让人活命,争不到就是死,等到身边能吃的都被吃掉以后,人也是可以吃的。 . h" x" m5 M |6 L8 ]" q: s
“求求你们,不要吃我,我一点也不好吃”。小男孩两眼含泪,拼命往墙角缩。他面前是几个瘦骨麟峋的汉子,个个面呈菜色,为头一个,手拿菜刀,正步步向小男孩逼近。 % S* @) Q2 Z1 n+ \4 X# W
“能吃就行,小兄弟,你乖乖地,不要怕,有了你我们就不会饿死了,你等于是救了我们的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到时我们给你供长生牌位,日日念经超度你,来,小兄弟……”, ' l( w& n9 s- O; l A
说到这里,菜刀汉子已是上气不接下气,鸡爪般的瘦手颤颤伸过去,眼看就要抓到小男孩脖子了,小男孩终于忍不住满心的恐惧,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尖利哭叫。 - U7 Y& b: w# c5 b0 l/ w d
“呜……啊……”,自己怎么这样命苦啊,小男孩名叫傅云蔚,瘫在地上哭天抢地,痛不欲生。家乡一带颗粒不收,只是个乡下教书先生的爹只好带着全家投奔亲戚,逃荒第六天上娘便病饿而死,把仅剩的两块干粮留给了爹和自己。两块干粮父子俩吃了三天,傅云蔚没有饿死,可是爹爹却死了。他总是先掰一块给自己,笑着说:“云蔚快吃吧,爹已经吃过了”。小云蔚天真地以为爹真的吃过了,便放心地几口吞掉干粮,又眼巴巴地看着爹把装干粮的布包放进怀里,几天下来,布包越来越小。今天早上,布包空了,爹蹲下来摸着傅云蔚的头说:“儿啊,等到了京城我们就好了,你伯父在京里做大官呢”。爹是笑着说的,可爹的眼神好悲伤,还有那么多傅云蔚看不懂的东西,爹就那么笑着,身子却慢慢往后倒,最后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小云蔚恐惧得忘了嚎哭,只一下下摇着爹渐渐变硬的身子,一声声唤着,想着爹能再睁眼看着自己,对自己笑,直到一只手伸过来把他拎起。
$ ~. O) d1 A) B, q “这个正好,爹妈都死了”。一个汉子将他挟起,捂住嘴巴,不久来到一所空屋中,将他扔在地上,尖声嚷道:“我找到吃的了”。六七个汉子刹时围了过来。 " ]! l4 L* R) A% L8 r& o7 B3 @
“太瘦小了,只够吃一顿”。 ( r6 h+ l8 D, ]1 S; s- I" e
“哼,别不知足,能找到已经不错了。” , s/ D4 L4 c- s5 z7 l0 x
“是啊,小归小,可也是肉嘛。”
$ W- G+ B+ ], P' _% _, Y, J5 _ “少废话,马上宰了,我饿死了”。 h( Z5 |1 U& F- Y8 F) I' m L" x
“是,大哥。”
/ y* Y# [! i9 ]1 x9 |" _; I 听着他们的对话,看着明晃晃的菜刀,傅云蔚终于明白自己被抓来做什么么了。 & F5 f3 k6 M0 I: `# G+ \
“啊……哇哇……,”傅云蔚的尖声哭叫吓了菜刀汉子一跳,忙软语安慰:“小兄弟别哭,不疼,一下子就完事了,来,过来”。这软语温言让傅云蔚恐惧更甚,有吃掉小羊前这么温柔的饿狼吗?
2 `5 s8 ~/ ~, _ ?7 F5 x& i “滚开。”见菜刀汉子还欲说话,他旁边的大哥可再也忍不住了,抢过菜刀,抬脚将他踹飞,揪住傅云蔚衣领,拖到屋中央一块板上,傅云蔚拼命挣扎,大哥抬脚便踢,先前的菜刀汉子忙叫道:“大哥,别踢,有淤血疙瘩肉就不好吃了。” 7 h+ Q. R2 X, W$ b! d
“滚,每次你都这样,他妈的都要饿死了,你还象以前一样穷讲究,吃了就完了,废话少说。”
% }1 S; Y- |' Y) @" Z8 R0 b/ Q “阿弥陀佛,施主此言差矣,饮食是要讲究些,方能延年益寿,只是若吃的是这位小施主,却是大大的不妥。”
. t0 w& U, c/ Y+ D( j 众汉子大吃一惊,不知何时,屋中竟站了一个红光满面的高大和尚,手捻佛珠,嘴角含笑,一派气定神闲的模样。
0 z! _+ q4 r: S1 M' g- h! k “哪里来的秃驴,滚出去,难不成你也想让我们吃了。”大哥好不容易才镇定下来,这秃驴什么时候进来的?不过倒是肥头大耳。大哥咽口唾沫,恶狠狠开了口,浑不觉这饥荒年月居然有如此红光满面的和尚有何不妥。
- [7 Z; B) v0 A, G; u1 M( B( S “嗬嗬,贫僧不会舍身饲虎,施主以这位小施主裹腹更是不可,众位身体健壮,谋生之道何其多,切莫造杀孽。”
! N" D5 G# i# i& R) Z' { “哼,秃驴说得倒轻巧,若有谋生之道,我们何必吃人,就算我们不吃他,他也会饿死,与其饿死,不如给他一刀痛快,以他一命换得我们数人性命是他造化,死后还能荣登极乐享福,秃驴,你说是不是。” ( E1 b0 W8 E' O _& }4 H) |0 b1 Q" v
“哈哈,这几句话倒有些道理,也罢,我可以饶了你们,只是这小施主很对我脾胃,贫僧要带走了。”
9 }* o E2 Z2 s( X 大和尚宣声佛号,大手叉开,几下便将众汉子扔了出去,抱过傅云蔚施施然走出破屋,众汉子见和尚如此神力,如何敢追,只得自认倒霉。
E$ K5 d. c5 V4 a- ? “贫僧法号本空,你可愿随我修行?” + h9 ^4 W d8 T& G+ Q2 P# F+ K
“我愿意。”
$ h) h2 T1 d& ~. M 自此,滚滚红尘中少了一个名叫傅云蔚的苦命少年,京郊普渡寺多了一个法号叫了缘的9岁小和尚。
% n: q$ R: E& Z7 n 第二章 $ |5 V" D( K( O& ]5 ]: U/ {' S, Z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绿柳如烟,伴着燕子的呢喃,欢声笑语不时荡漾于踏青的红男绿女之间。普渡寺就在这野外的绿荫中,小小的寺庙依山傍水,恍若一幅山水画卷,大和尚本空率一干弟子在此修行,好不快意,如今因这踏青的人潮,一向冷清的寺庙居然有了上香的善男信女,小和尚们兴高彩烈,因了春天的鸟语花香,几欲要破禅了。可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十五岁的小和尚了缘却在檐下愁眉不展。
; K5 F6 \; w; r$ |5 N 又有几天没有见到师父了,师父经常闭关,声称他要参悟佛法,不许人打搅,可了缘觉得师父已是深通佛理的了,还需要这样苦修吗?师父笑嘻嘻地道:“出家人一生修行,只求达到了悟的境界,佛理万千,修行自然也无止境,师兄,你说是不是。”师父转向旁边的师伯问,白皙俊俏的师伯皱起了长眉:“师弟,出家人修行精进,须讲一“法”字。”说完拂袖而去,挺直的高瘦背影传达着愤怒的信息。了缘半懂不懂,修行是对的,可师伯为什么生气啊。因为师父师伯闭关,了缘拿了佛经,坐在檐下,只觉得无聊。 & y- L$ K- \4 c/ e, a: o" { M8 q
“师弟,怎不去殿前玩耍”?师兄了尘走过来拉他。大了缘五岁的了尘待他极好,刚来时,了缘思父母想家乡,常在夜里偷偷哭泣,安慰他,帮他度过难关的便是了尘,对了缘来说,师兄和师父一样,是他一生都要感激的人。
( @- {+ s; r. [ “师弟,你总是这样皱眉撒赖,你要修不成正果了。”了尘在了缘身边坐下,伸出手指在师弟眉前轻轻抚弄。二十岁的了尘是大师兄,身材很是挺拔,浓眉星目,削鼻薄唇,了缘觉得师兄是除师伯外最好看的人。
. k# |$ u: F( M5 N4 V$ W8 T! y6 q8 j “师兄,师伯为什么总对师父生气? L5 _/ I- z: _8 @- K- T. H
了尘扬起一边眉毛,微笑起来:“小鬼头注意到了啊,以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走吧,跟我到前殿,今天来了好些香客,寺里从来没来过这么多人呢。” % U6 T/ l8 q% K; l
二人来到前面佛殿,果见香客不断,其中又以青年男女为多。姑娘们游春之余,总免不了来庙里上上香,求佛祖保佑自己能觅得如意郎君,少女们来庙里,少年们自然尾随而至,借进香之机,眉目传情,忙得不亦乐乎,而少女的家人或仆从随侍在侧虎视耽耽,严防伤风败俗的禽兽行为,少年们更忙乱了,少女们却放心享受着少年们的窥伺,心里美滋滋乐陶陶,好不甜蜜。可见寺院,尤其是春天的寺院是可兼做调请幽会的绝妙场所的,佛祖们除普渡众生外,又兼职撮和人间善男信女的情缘,灿烂春光中的清净佛门俨然成了一个欢喜世界。有少男少女在佛前一见倾心,自此情根深种,情缘亦由浅而深,最后成就一对恩爱夫妻,原来讲求万法皆空的佛陀与情字就这般连在一起,可见情之一字,原是世间万事万物莫能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