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23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1.古街老宅
$ `( |9 Z* f, B M9 Q; }
4 B+ k4 i6 G. _. y1 w 最开始,我家还在一条老街上。因为在以前这条街是陕西会馆所在和陕西人集中的街道,所以被叫做陕西街。一条在南方的街道却用一个北方省份的名字命名,不过这也很正常,这座小城在明清时期是位于沟通川滇黔三省的要道之上,所以少不了南北各地来的生意人。这座小城融合着南北的文化,比如小城的居民和其他南方人一样平时都吃大米饭,但是城里却一直都有不少卖手擀面和大饼这些南方少见的北方面食的餐馆和摊贩。当然,又比如这座小城的男人,既有南方的细腻,又有北方的粗狂。
8 u9 H: I+ T1 t, |# s2 \% Y6 g6 x5 \, ]4 f
陕西街是一条很古老的街道了,路面是用六边形的大石块拼成的,街道两边大多数都是一些老旧的房子。深棕色木头柱子,刷了一层白石灰的竹编泥墙,房顶长满青苔的灰瓦,这是就是西南民居典型的样子,我家也是这个样子。) e5 h# _9 F5 g, R F3 O+ x: A
; H/ o$ c" r" k1 y( h
我家的老房子进深很长,基本上是一个长度是宽度五倍的长方形。最前面临街的那部分是铺子,我们当地话一般叫做门面或者门市,大约占了整个房子五分之二的长度,我爷爷在这卖铁锅之类的铁器。这种老铺子的大门很有意思,门板不是一整块,而是用很多块长条形木板拼成的,上下两排门框里都有一条槽,门框最左边矮一些,这里是没槽的,关门就是把木板从左边放进槽里推进去,开门就是把木板拉到左边取出来,每块木板都有自己的编号,如果不按顺序的话很容易被卡住,最左边做了一道有门栓的平开门,方便关门后出入,现在这样的门已经很少见了。- A8 z0 K3 J+ t" e2 K
8 r/ V) |/ l+ y1 ]
穿过铺子往里走是一间用两堵竹编泥墙隔出的房间,房间很小,外侧墙左边开了一扇门,墙的中间位置则有扇窗,窗下平时放着一张木头方桌,是一家人吃饭的用的,有时我也会在这里做作业。右侧靠墙的位置放了一个木头的柜子,上面放了比一台我年纪还大十多岁的黑白电视机。里侧墙没有窗,只在左边开了一道门,靠墙边放了一张竹子做的长椅,长度像是现在的沙发,还能够上下折叠起,房间的顶部,也是隔出二楼的木板,吊着一台风扇,这也是在我小时候就是很老的物件了。# T, T% ]( P- n& ^. [7 H
, k+ m! m c$ I2 q 再往里走是灶房,占了整座房子的五分之二。灶房就是厨房,但是作用很杂,平时做饭,洗衣服甚至洗澡都在这里,甚至那还在这里隔出了一个厕所,说是厕所,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坑,上面放了两块木板。对于厕所我的映像也很深刻,不像现在有下水道,上完厕所冲水就行,那时的排泄物就堆在坑里,满了就找人挑走,我可讨厌这个厕所了,味道很大,而且还有那些白色的苍蝇幼虫在里面蠕动,不过我也没办法,而且当时能在家里上厕所就不错了,街道上可能还有小一半的家庭需要去官茅司(公共厕所)。其他的,我记得灶房里有一个很大的砖砌成的灶,烧那种像稀泥一样的煤渣,还有一个用一块很大石板搭成的台子,平时做饭洗菜切菜就在这,台子下面是一个小坑,里面放的是烧火用的煤渣。其他的我还记得有一个老得发黑木架碗架,放了家里所有的锅碗瓢盆,还有个很大很笨重的电饭煲,据说是我父亲抽奖得的,还有只有一个桶的洗衣机,只能洗不能甩干。* R6 R* d, t5 V( t W6 W
0 P3 k* j1 R3 @$ Y 去二楼的梯子也在灶房里,就放在隔开厨房和房间的那堵墙旁边,梯子很简陋,不是能走上去的楼梯,是一副木头做的直梯,而且还很陡,需要手抓住上面的木板才能往上爬。& ]! q+ s- n9 k8 i9 g" E) o1 ?3 x+ P
g) S9 E- I9 }* z
我不常上二楼,一是那个梯子对还是小孩子来说很难爬,二是二楼一半是我爷爷住的房间,里面一直放着我爷爷的寿材和一些杂物,而且房间的采光很差,虽然白天些许从明瓦透下来的光能让人勉强能看得见周围环境,但是还是阴森森的,这种氛围总让我觉得害怕。至于二楼的另一半,也就是灶房上面那部分,在我出生前就烧掉了,之后一直没有重修过。
- H* A! y4 m9 V7 l) z2 x6 t" w3 K+ C6 [5 W7 t( _9 ~: m4 C T
这样的房子显然住不下太多人,但是我家人丁也不兴旺,我的父亲是独子,我的奶奶也在我父母结婚之前很多年就去世了,很长时间家里就只有我的父亲和爷爷,这个时候我家的老房子还是够住的。但是90年我父母结婚后就不行,正好这个时候隔壁家要搬去其他地方,我家就租下了隔壁的房子,隔壁家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毕竟这家人在我出生前就不住这儿了,这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9 u, t0 t; d. h9 a
* A% |1 X G- \* d% q
邻居家房子的进深比我家的还要更长,房子的前半部分很窄,后半部又很宽,像个L形包住了我家房子。邻居家房子也有铺子,只有我家的一半宽,深度却和我家铺子和吃饭的房间加起来一样深,是个更细长的长方形。这铺子我家也用不着,后来就转租给别人做生意了。店铺这部分的上面其实也是有二楼的,但是应该是火灾烧过,我只记得一直空着。从铺子往里,就是和我家厨房挨着的那部分,这里就没有二楼了,所以是个很高的空间。但这与其说是一个房间,倒不如说更像一个过道,这里有扇门是连通我家厨房的,这道门是原本就有了,只是门以前应该是锁着的,我们租下领居家的房子后才一直开着,仔细一想这里可能原本就是一条过道。过道再往里有一个房间,就是L的尾巴部分,很宽敞,长度大概和前面的铺子差不多,宽却又加上了一个我家房子的宽度。这部分也是上下两层,当时一楼地面没有打水泥,所以那间要么空着,要么就放一些杂物,二楼就是我父母住的房间,我出生后也住这里。; @& L' v, X: y5 m
% s6 }6 ]# v5 Z' R. l7 c' f$ J 上二楼的楼梯就放在过道里,我不得不多说一些关于这个过道的事情,一些发生在我小时候,又对我以后的生活影响深远的事,之所以能够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过道特殊的结构,都些是和我的竹马旗哥有关的事情。
8 ~9 u: d! M/ S. M' Q2 h1 Y% X/ z" \! N3 w) _5 g
这个过道,除了隔开前面铺子和后面房间的两堵墙外,我家自己房子的那边也是有墙的,但是另一边却不一样,这边只有一楼有墙,二楼没有,只是钉了几块木板,木板的另一边是一个露台,那是旗哥家的。露台是水泥打的,旗哥家的房子和我家这些老房子不一样,是砖房,这在这条老街上并不多。那些木板只是简单隔开了旗哥家的露台和这边的过道,木板钉得很稀疏,并没有成一堵墙。从过道里的楼梯爬山去,进我和父母住的房间之前有个小平台,从小平台上不仅能够看到旗哥家的露台,还能够直接翻过去。6 t9 u9 T6 u! z7 O/ z6 Z
$ M, x7 X8 ]+ m7 v9 o( c 露台上有一个屋子,是旗哥父母在住着。旗哥的房间是在他家一楼,露台边有水泥楼梯下去,我现在完全不记得旗哥家一楼是什么样的,甚至想不起我有没有去过旗哥家一楼,可能去过一两次,也可能没有,毕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忘记也很正常。我唯一记得的是他家是入口是一个很窄的通道,被邻居家铺子和另外一边的铺子夹在一起,我经常从这里路过,但是记忆里我是没有从这个入口进过旗哥家的,以我和旗哥的关系,我对他家的了解程度缺这样低,也是很奇怪,可能我当时太小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