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版 论 坛 使 用 答 疑
搜索
楼主: 清风峡

《易经》的智慧!纵欲者,容易老,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2-7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llllmhk 发表于 2019-2-7 20:57
呵呵,所以说嘛;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清的,我说此义你理解彼义,这就是文字相上的障碍.
一\植物人不等于死亡,我 ...

还有一个就是相由业力产生??那么人类刚进入地球时候的第一批人应该都是同一起跑线?都没有业力吧?但相貌都没有业力影响?怎么一样都有好丑的相面出现??相由心生怎么解释??
发表于 2019-2-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峡 发表于 2019-2-7 21:53
呵呵!除了第一有共识其他所有的回复都含糊不清!很难让人信服??实在理解不了!!但有一点,你说心的流 ...

晕了,完了,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无言以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llllmhk 发表于 2019-2-7 21:56
补充;心之灵光来源何方?我必须补充下,呵呵.
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家 ...

还有那个心若公平一切都平等?一碗饭是好的能吃!一碗饭是不好的,不能吃。你怎么用平等的心去对待二碗饭?难道都一视同仁的吃它们??
发表于 2019-2-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峡 发表于 2019-2-7 22:06
还有一个就是相由业力产生??那么人类刚进入地球时候的第一批人应该都是同一起跑线?都没有业力吧?但相 ...

哈哈,完了,你全部都把我的话给曲解了,这样吧,如果你想进一步探讨,最好用扣扣的语音咱们相互谈论,打字太费劲了,我扣扣是.九六九零--其零,巴三四.你加下咱语音聊.
 楼主| 发表于 2019-2-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llllmhk 发表于 2019-2-7 22:16
哈哈,完了,你全部都把我的话给曲解了,这样吧,如果你想进一步探讨,最好用扣扣的语音咱们相互谈论,打字太费 ...

谢谢你!在现实中我身边都有不少佛学高手!早就和他们PK过!可能大家都有道理!但是易经说得是天地阴阳的道理!宇宙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天地间!而一切的教派,学说,经典都是后天的人为思想缩解读!也只不过是几千年的事情!易经有卦像作为依据!不会虚无缥缈!客观真实反映世界!佛经就是纯理论!尽管它有合理成分!但没有易经那么有说服力!况且易经还有一个预测功能!易经在现实中能找到很多科学的发明佛经有吗??
发表于 2019-2-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峡 发表于 2019-2-7 22:26
谢谢你!在现实中我身边都有不少佛学高手!早就和他们PK过!可能大家都有道理!但是易经说得是天地阴阳的 ...

哎.欲知佛家之富贵,那华严经已经把宇宙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了,就当代科学家霍金也说过;要想科学探索宇宙之深入,必须借助中国大乘佛法,否则,人类所不能及了,现在探索到介子就已经探索不下去了,不是吗?你对佛法太不了解了就下此断言,实属不该啊,好自为之吧,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峡 发表于 2019-2-7 22:14
还有那个心若公平一切都平等?一碗饭是好的能吃!一碗饭是不好的,不能吃。你怎么用平等的心去对待二碗饭 ...

我用笨法来解释一下吧;比如;精神病人拣垃圾箱里的食品,他们为什么不拉西跑肚?原因是;精神病人没有分别意识心了,无好也无坏之二法,二法执是咱们坚固的执着心,分好又分坏,分多又分少,不是善就是恶,不是美就是丑,都是相对性的产生着,称之为二法执.有了相对性的作用力,那一定会产生相对性的好与坏,生与死,高与下等等,而这些都是来烦恼自已的,都是分别意识心的作用性,也就是第六意思想的作用性,精神病人没有自我的思想了,分不清好与坏之差别了,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冷与势之觉受,当然,这是很浅表的作用而已,不能一概而论的,只做参考.因;他们是属不正常状态.而正常的人却不是这样,有一点的意识思想产生,觉得这口水或这碗饭不好了,一但吃下去必跑肚拉西,这是什么道理?皆是心意识的作用嘛.
发表于 2019-2-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峡 发表于 2019-2-7 22:26
谢谢你!在现实中我身边都有不少佛学高手!早就和他们PK过!可能大家都有道理!但是易经说得是天地阴阳的 ...

你说天地阴阳的道理,这是点我不否认.这是你易经的论述观点,我觉得也很对.
而你接下来说;宇宙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天地间,这很矛盾,相互不搭了.既然天地间都存在了,那何来宇宙之一说呢?宇宙包含什么?是不是万物天地间的万有啊?
而一切的学说,经典都是人为思想解读,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说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虫,当时没有放大镜,更没有什么现代仪器,佛是怎么知道一碗水中有那么多微生物,说八万四千只是一数学的代名术而已了,用现代显微镜一看何止八万四千虫啊,佛又在入胎经中把女人从怀孕到十月生子,每一周期都一一解明,用现代医学来对照,真是惊人的相同,佛是怎么知道的?刚说的华严经上描述宇宙各大星糸,用现代天文测量仪器等来探测各星糸间的距离,在华严经上佛说的与现代天文池家所给的数字一模一样,佛又是怎么知道的?诸多种种事情如果是凡夫之人用思想来概述的话,那绝对是经不起科学来验证它的,而佛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佛所说之经典是经得起验证的,佛说;闻;思;修;证,这四个阶段,最后必须必须由你自已去亲自验证它的真假,否则,你无法理解佛说的是真还是假,佛早已知道咱们这年代的人们及众生将会怎么样来看待佛所说的这个法了.因此;你的这翻话,只能说你对佛经一无了知而断下此言,你应去跟别人说的话后来对照下自已,是否太过武断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9-2-7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llllmhk 发表于 2019-2-7 22:45
我用笨法来解释一下吧;比如;精神病人拣垃圾箱里的食品,他们为什么不拉西跑肚?原因是;精神病人没有分别意 ...

关于精神病人吃脏东西不拉肚子!这事还得问问专家?但你说精神病人分不出事物好坏这个我同意!但这个世界是正常人的世界吧?你就得回归到正常人的思维去考虑那二碗饭?你是一视同仁的吃还是怎样选择??还有我回复你二个贴要审批。到时候请给予回复!!谢!
发表于 2019-2-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峡 发表于 2019-2-7 22:06
还有一个就是相由业力产生??那么人类刚进入地球时候的第一批人应该都是同一起跑线?都没有业力吧?但相 ...

哈哈,那这又说到人类的始源究竟来源于哪了,而人类为什么又有黑人及白人之分?佛经中都一一给解清楚了,咱们人类的起源来自于光音天,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所谓三界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六欲天之中天人混居,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共六层色界是天神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天神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但仍有其形色、情感、功利观。共十八层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著于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共四层.所谓六道,即众生各依其业而往之的世界,即天(神)道、人道、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非天(魔)道。 四大洲部分别为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相传人类居住在南瞻部洲.
【二十八天】
谓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十八天,与无色界之四天。欲界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之四天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对于人类的起源学者有学者的解释,其他宗教也有各自的记载。但是佛教中对于人类的起源有不同的讲述。在《长阿含经》中释伽牟尼佛讲述了人类的起源:



天地始终。劫尽坏时。众生命终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为食。光明自照。神足飞空。其后此地尽变为水。无不周遍。当于尔时。无复日月星辰。亦无昼夜年月岁数。唯有大冥。其后此水变成大地。光音诸天福尽命终。来生此间。虽来生此。犹以念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于此住久。各自称言。众生。众生。其后此地甘泉涌出。狀如酥蜜。彼初来天性轻易者。见此泉已。默自念言。此为何物。可试尝之。即內指泉中。而试尝之。如是再三。转觉其美。便以手抄自恣食之。如是乐著。遂无厌足。其余众生复效食之。如是再三。复觉其美。食之不已。其身转粗。肌肉坚[革*卬]。失天妙色。无复神足。履地而行。身光转灭。天地大冥。


在上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最后,人们命终都生到光音天。那里的生命都是自然化生的。以念为饮食,不必食用真正的食物。身体都有光明,能够飞行自在。想去那里就到那里。从那之后,这个婆娑世界的土地都变成了水,没有日月星辰之光。也没有年月岁日,只有一片黑暗。光音天的人命终之后又转生到人间,虽然来到人间,但是仍然以念为食,能够神足飞行,身体有光明照耀。在这个世界上的寿命很长。都自称众生。
后来大地涌出了一种甘泉,就如同酥蜜一样。
那些性情轻浮的人就觉得可以尝尝看,吃后觉得味道很好,于是以手抄接,随意饮食。逐渐贪恋其美味,没有满足。其他的众生也效仿之。这样吃的时间一长,身体逐渐粗重,肌肉坚实,失去了天人的美妙容貌。也不再有飞行自在的神足能力,身上的光明自然消失,天地间一片黑暗。


婆悉吒。当知天地常法。大冥之后。必有日月星像现于虛空。然后方有昼夜晦明.日月岁数。尔时。众生但食地味。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悅泽。好丑端正。于是始有。其端正者。生憍慢心。轻丑陋者。其丑陋者。生嫉恶心。憎端正者。众生于是各共忿诤。是时甘泉自然枯涸。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洁可食。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悅泽。其端正者。生憍慢心。轻丑陋者。其丑陋者。生嫉恶心。憎端正者。众生于是各共诤讼。是时地肥遂不复生 。


天地自然的道理,黑暗之后必有日月星辰出现在虚空,然后就会有昼夜明暗,年月流转。这时众生食用地味时间一长,吃的多的人面貌逐渐粗重丑陋,吃的少的人容颜光润。就出现了美丑之分。端正的人就出生矫慢之心,看不起丑陋者,丑陋者生嫉妒心,憎恨容貌端正的人。众生之间就起了诤执仇恨。这时甘泉自然枯竭。大地长出一种自然地肥,色味美妙,芳香清洁,大家就取食地味。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吃的多的人容颜更加丑陋,吃的少的的人,面色依然很好,容貌端正。这些人就产生矫慢心,看不起丑陋者,丑陋者更加嫉妒憎恨容貌端正的人。众生诤讼逐渐加重,地肥也不再生长。


其后此地复生粗厚地肥。亦香美可食。不如前者。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世间。其食多者。色转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悅泽。端正丑陋。迭相是非。遂生诤讼。地肥于是遂不复生。其后此地生自然粳米。无有糠糩。色味具足。香洁可食。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于世。便有男女。互共相视。渐有情欲。转相亲近。其余众生见已。语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即排擯驱遣出于人外。过三月已。然后还归 。


大地生长出的是一种粗厚地肥,虽然也很芳香可口,但是不如以前的地肥。众生继续取食。一样的情景再次上演。人们的差异更加明显,相互的诤讼也愈加严厉。粗厚地肥最后也没有了。后来大地生出的是自然的粳米,没有糠皮,色味香洁,可以直接食用。于是大家取食粳米。这样一段时间后,便分出男女,相互之间有了情欲,相互亲近。其他的众生看到后,就说:你们的作为是不好的,不好的。排斥驱赶其人。过三月后,才允许回来。



佛告婆悉吒。昔所非者。今以为是。时。彼众生习于非法。极情恣欲。无有时节。以惭愧故。遂造屋舍。世间于是始有房舍。习习非法。淫欲转增。便有胞胎。因不净生。世间胞胎始于是也。时。彼众生食自然粳米。随取随生。无可穷尽。时。彼众生有懈惰者。默自念言。朝食朝取。暮食暮取。于我劳勤。今欲并取。以终一日。即寻并取。于后等侶喚共取米。其人答曰。我已并取。以供一日。汝欲取者。自可随意。彼人复自念言。此人黠慧。能先储积。我今亦欲积粮。以供三日。其人即储三日余粮。有余众生复来语言。可共取米。答言。吾已先积三日余粮。汝欲取者可往自取。彼人复念。此人黠慧。先积余粮。以供三日。吾当效彼。积粮以供五日。即便往取 。


佛告诉婆悉吒,从前认为不对的,现在则认为理所当然。那时众生纵情恣欲,没有节制,但是以惭愧心的缘故,建造房舍。浸淫其中使情欲逐渐增长。于是便有了胞胎,不净生子。那时自然粳米随取随生,没有穷尽。这时有众生比较懒惰的则觉得随吃随取很是麻烦,于是就一起取来一天的粮食。其他的伴侣呼唤其一起取米的时候,他说,我已经取了一天的粮食,你们自己去取吧。其他人觉得这个人有点智慧,能够提前积聚粮食。我们也应当提前积攒,而且要积攒三天的粮食。于是大家都储存了三天的粮食。后来有其他的众生也逐渐效仿,并且积存的粮食数量逐渐上升。 三日、五日,如此不已。


时。彼众生竞储积已。粳米荒秽。转生糠糩。刈已不生。时。彼众生见此不悅。遂成忧迷。各自念言。我本初生。以念为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于世久住。其后此地甘泉涌出。狀如酥蜜。香美可食。我等时共食之。食之转久。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悅泽。由是食故。使我等颜色有异。众生于是各怀是非。迭相憎嫉。是时甘泉自然枯竭。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美可食。时我曹等复取食之。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颜色悅泽。众生于是复怀是非。迭相憎嫉。是时地肥遂不复生。其后复生粗厚地肥。亦香美可食。时我曹等复取食之。多食色粗。少食色悅。复生是非。共相憎嫉。是时地肥遂不复现。更生自然粳米。无有糠糩。时我曹等复取食之。久住于世。其懈怠者。竞共储积。由是粳米荒秽。转生糠糩。刈已不生。今当如何。复自相谓言。当共分地。別立标帜。即寻分地。別立标帜 。


大家都竞相积攒粮食,粳米荒芜,转而生出带有麸糠的谷物。大家见到这样的现象都很不高兴,忧虑迷惑。心想: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以念为食,能够神足飞行,身光显赫,世间长了,地生甘泉,香美如蜜,饮用日久,颜色差别出现,食用少的色泽光润,食用多的丑陋。因为饮食的缘故导致了我们容颜的差异。众生于是各怀是非,憎恨嫉妒心生起,甘泉自然枯竭。以后大地生出地肥,也是香美的很,食用之后更加增大相互之间的差异,如此这般,又生粗厚地肥,粗厚地肥没有了,又生长粳米。后来由于懒惰,竞相积存粮食,现在粳米也没有了,转而生长带有麸糠的谷物。现在该怎么办呢?于是大家认为应当把土地分给个人,竖立标志。决定后即实行。



婆悉吒。犹此因缘。始有田地名生。彼时众生別封田地。各立疆畔。渐生盗心。窃他禾稼。其余众生见已。语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自有田地。而取他物。自今已后。勿复尔也。其彼众生犹盗不已。其余众生复重呵责而犹不已。便以手加之。告诸人言。此人自有田稼。而盗他物。其人复告。此人打我。时。彼众人见二人诤已。愁忧不悅。懊恼而言。众生转恶。世间乃有此不善。生秽恶不净。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烦恼苦报墮三恶道。由有田地致此诤讼。今者宁可立一人为主以治理之。可护者护。可责者责。众共减米。以供给之。使理诤讼 。


因为这个因缘,这个世界上才会有田地归属。那时的众生各自分封土地,建立疆界。于是渐渐有人生起偷盗的心。盗窃他人田地中的庄稼,其他众生看到了都说:你作的不对,不对。自己有自己的田地,却偷取他人的庄稼。但是有的众生依然盗窃不停。于是其他众生更加严厉谴责。甚至动手制止。告诉大家,这个人自有田地,却偷盗他人之物。而偷盗者却说,这人动手打我。众人见到两人互相诤执,都忧愁不乐。十分懊恼,世风日下,世间有这样不善的事情,才会产生这么多污秽不洁之物。这些就是生老病死的根源啊。烦恼苦报对堕落到三恶道。因为有田地所以有诤讼,现在只有拥立一人为主,治理国家,该保护的保护,该责罚的责罚。于是大家商量各自拿出一部分粮食,供给拥立的国主。让他治理各种诤讼官司。



时。彼众中自选一人。形体长大。颜貌端正。有威德者。而语之言。汝今为我等作平等主。应护者护。应责者责。应遣者遣。当共集米。以相供给。时。彼一人闻众人言。即与为主。断理诤讼。众人即共集米供给。时。彼一人复以善言慰劳众人。众人闻已。皆大欢喜。皆共称言。善哉。大王。善哉。大王。于是。世间便有王名。以正法治民。故名剎利。于是世间始有剎利名生 。


大家推选一个体形高大,颜貌端正,有威德的长者。对他说:我们现在推选您作我们的公正的国主,该保护的保护,该责罚的责罚。我们会一起供给您粮食。这样推选出的人听闻大家的申诉,判断受理大家的诤讼官司。大家各自供给一部分粮食与他。此人又以善言安慰大家。众人听后,皆大欢喜,一起称诵,太好了,大王。于是世间才有了国王的名称。以正法统治民众,所以称为刹利种姓。这样世间才有刹利的名称。



时。彼众中独有一人作如是念。家为大患。家为毒刺。我今宁可捨此居家。独在山林。闲静修道。即捨居家。入于山林。寂默思惟。至时持器入村乞食。众人见已。皆乐供养。欢喜称赞。善哉。此人能捨家居。独处山林。静默修道。捨离众恶。于是。世间始有婆罗门名生。彼婆罗门中有不乐闲静坐禅思惟者。便入人间。诵习为业。又自称言。我是不禅人。于是。世人称不禅婆罗门。由入人间故。名为人间婆罗门。于是。世间有婆罗门种。彼众生中有人好营居业。多积财宝。因是众人名为居士。彼众生中有多機巧。多所造作。于是世间始有首陀罗工巧之名。


这时众人中有人这样想:家实在是很大的负累和有毒的芒刺。我宁肯舍弃居家,独自住在山林之中。于是舍家隐居。静默思维。到时候手持器皿外出进入村落乞食。众人看到,都很愿意供养,并且称赞:这人能够舍家隐居,独住山林,静默修道,舍离众恶。于是世间才有婆罗门的名字。后来又有的婆罗门不喜欢闲静坐禅思维,于是回到人间,诵念习咏为职业,又自称,我不是修行禅定的人。于是世人称其为不修禅定的婆罗门,因为他们住于人间城市,所以称为人间婆罗门。这样才有婆罗门种姓。众生中又有人喜好经营产业,积攒财宝。众人称为居士。又有人喜爱技巧工匠,造作器物,世间才有首陀罗工匠的名字。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搜 同

GMT+8, 2025-11-8 00:42 , Processed in 0.01599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