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兔子不吃窝边草”,绝对是恒古不变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在我心里扎下根。曾几何时,冲动即将让我伸出手指,企图捅破欲望的这层窗户纸,而理智在刹那之间又让我手指缩回来。有那层窗户纸在,友谊就在;窗户纸捅破了,性爱有了,友谊可能就消失了,甚至连普通朋友都做不成了。一步错步步错,步步惊心少犯错。比起性,我更珍视我们的友谊,毕竟友谊的保质期是性爱的保质期远远不可比拟的。直至今日,我的理念依然如故。% S c; }! |* O0 s+ Y9 {! o* ^
我们的友谊持续了三年,是记忆中最美的风景线。曾期望他能和我报考同一所高中,延续下一个三年的校园之约。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学习在班里只能算中下程度,初三第二个学期,他父母决定让他上职高,子继父业当厨师。 - y' E. _& l' m: Z4 T 他告诉我这个决定时,我出奇的冷静,一个劲儿表示赞成。我跟他说,现在合资饭店多吃香呀,挣得又多,尤其是厨师,你毕业后要是能进京广中心,中国大饭店,那得挣多少钱呀。7 @& Y S. e0 G% y( M
他听了有点发愁:“五星级饭店英语要好,我这英语太差了。”(确实差,期中期末考试,他英语一般也就三四十分,选择题填空题基本是靠抛硬币决定A或B)我给他打气说前台服务员要求英语,厨师要什么英语呀,他这才安下点儿心。0 _2 p! E, h6 v \8 o4 E4 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落花流水去也,三年初中结束,我们各奔东西。一个月能有三到四次见面,我发现职高第一个学期,他就学会抽烟了。 $ c' \$ D) y0 M5 e. e( R$ X 有时生活的轨迹是出乎你的预料,甚至指向想不到的方向。高一下半年开学不久,一个晚上,他忽然我家找我,跟我说他们一家一个月后就要去日本了。我听了当时没反应过来。后来他说他母亲跟在日本的亲戚联系上了,依照政策可以去日本,手续办了大半年,基本差不多了。 / v+ C6 n( c1 l8 Z0 u) k; R7 ] 他跟我说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的却是:日本?那应该能见到山口百惠和高仓健吧?(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应该都知道日本电视剧《血疑》和电影《追捕》、《远山的呼唤》的吧?)- Y) ^* _4 X' {5 U
本帖最后由 andyxy 于 2018-8-25 00:09 编辑 # y. H( }4 L% `6 O8 Q% M
: C) Q, ~4 b) k+ A 我算是口才不错的人,此时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随声附和。他说约了几个同学(两个初中的,三个职高的)一起出去搓顿告别饭。我很直率的跟他说我不想去,其一我和他职高的同学不熟悉,其二他约的初中那两个人不是我们班的,是他邻居我也没打过交道。这种场面我会无所适从的。我说咱俩谁跟谁呀,用不着一顿饭来衡量。他待了一会,我送他回家。路上他掏出烟抽的时候,我这个不抽烟的人要了一根,陪他一边抽一边等公交车。这意味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只觉得此刻一支烟更能衬托我们的感情。% K4 C5 e' X, d" b# U: T
我至今记得他走的日子------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四日,因为紧挨着他的生日十一月二日,他几乎大我一岁(上学晚)。我下午去他家找他,一来祝他生日快乐,二是为他送别。他家里乱糟糟也空荡荡的,家具该送人的送人,该扔的扔了。 & [9 C; T% j8 w' W8 r" S/ X5 E 见到他父母,我很费一番功夫说了好多奉承话,代替他们描绘出一幅未来在日本的幸福生活,叔叔阿姨听了好开心,话说回来,有谁不希望自己不确定的未来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