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版 论 坛 使 用 答 疑
搜索
楼主: 123321abcabc

交流《红楼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谈不尽的红楼呀.
前阵子,天涯里好几个帖,还是不错的.其实,红楼血泪呀,是一本政治书!影射的红楼看了,会让人脑洞大开.
发表于 2018-7-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发表于 2018-7-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qd-999 发表于 2018-7-6 09:30
哎,这版还是比较忠于原著,唯一的硬伤,就是演员年龄偏大,都象是中年人的红楼了.... ...

87年拍的是完全写实的古装生活剧
89版红楼梦有一层神秘玄幻的色彩一直贯穿始终,原著也是如此,而且各种意境塑造得特好
我在优酷搜索看过89版全6部,色彩修复后的,反正我就喜欢这版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0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王夫人吧,荣国府的董事长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0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王熙凤的行事,便可略探王夫人年轻时管家的做派,王家教育女儿是像男儿那般雷厉风行,懂得仕途经济学问,但却不教识文断字,舞文弄墨。所以王夫人与贾政的婚姻大概也没什么心灵契合的地方,不然儒家代表人物贾政也不会出去拈花惹草,左一个周姨娘右一个赵姨娘。王夫人与贾母的关系,实在是貌合神离,暗地里较劲的。明面上的事情,王夫人对贾母是百依百顺的,也落得个孝顺儿媳的美名,不光是王夫人会做人,这也跟那个时代贵族的家族传统有关,暗地里,婆媳二人也是相互不满,特别是给宝玉选正室这件事上,王夫人小动作频频,没有做出半点让步。对于王夫人这种心机,贾母在贾赦欲讨鸳鸯为妾的那一回,彻底爆发了,趁着上来的那一股怒气,明面上是生贾赦的气,但句句都是骂的王夫人。在培养贾珠的时候,王夫人也是很严厉的,贾珠也很是争气,绝对是下一个贾政,但不幸早夭,王夫人转而专心培养宝玉,所以退居二线,将CEO的位置交给了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参考贾兰和巧姐的年龄差距,王熙凤应该是在贾珠过世后嫁给贾琏的,当然这也是王夫人的布局。先让王熙凤做CEO,然后慢慢等宝玉长大,为宝玉选正室,然后再把权利转移给宝玉的正室,蒋公安排严家淦接班也是这个道理。王夫人也想像培养贾珠那样培养贾宝玉的,但宝玉本性并不像贾珠,贾政又对宝玉严苛,贾母又过于溺爱这个孙子,所以也只能任其自由成长,而自己只能是为其扫清接班路上的一切障碍,在宝玉被贾政差点打死的那一回,王夫人道出了心声,自己还是满意那个过世的儿子贾珠,贾政打死宝玉就是绝了她,是因为她只剩这一个儿子,还指着这个儿子为自己养老送终,没有儿子,她也没有人将来将其牌位供奉于祠堂,所以说贾政打死了宝玉是绝了她。贾政还有贾兰和贾环,打死宝玉,也不会绝了他自己。王夫人对林黛玉一直是不喜欢的,一方面是因为贾敏的关系,贾敏在贾府未出阁的时候是何等的金尊玉贵的大小姐,是实实在在的贾母派,自然也是压王夫人一头,出于对贾敏的嫉妒和恨,林黛玉作为贾敏的女儿进贾府,自然也是贾母派,况且还是被贾母立为宝玉正室的唯一人选,这更让王夫人对林黛玉心生恶意,她肯定是想选一个自己一派的人做贾府下一任的女主人,当然还有林黛玉性情方面的原因,也不符合当时的政治正确,自然被王夫人完全否定了。对于周围虎视眈眈的贾政的妾室们,王夫人是完全镇得住她们的,出身王家的千金大小姐,自然是不屑与出身低微的赵姨娘争什么东西,失了身份不说,况且她们也抢不去什么。
发表于 2018-7-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52 发表于 2018-7-1 07:28
留得残荷听雨声

一看就是不求甚解。
原著曹雪琴是抄错了李商隐的原诗词,你居然也跟着将错就错。
现在告诉你李商隐的原诗句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2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ugue 发表于 2018-7-7 19:05
一看就是不求甚解。
原著曹雪琴是抄错了李商隐的原诗词,你居然也跟着将错就错。
现在告诉你李商隐的原诗 ...

戚序本、庚辰本、乙卯本、蒙古王府本、甲辰本、列藏本,包括程本系列,均作“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有舒序本保持了原诗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如此大致可以推断,“留得残荷听雨声”方是《红楼梦》的本来面目。面对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引用错了的可能性不大,只能理解为是有意的改笔。
“残”的意思是坏的、破的,不完全的或者剩下的;而“枯”本意是失去了水分,干瘪的,也就是枯萎的。“残”和“枯”单从意义上分析表达的意境完全不同。枯荷不一定残破,只是季节到了深秋,萎黄枯槁而已;而残荷不一定非得枯萎,即使春夏之际的荷叶,因为渔船的往来、人为的破坏,及寒风的吹刮,也可能是残破的。这样我们就读出了作者改笔的深意。

李商隐笔下的枯荷,符合深秋的意境,符合自己失落的心情。而曹雪芹的残荷体现的是贾家命运的中道败落。满池的荷叶,或许本来欣欣向荣,而遭遇外来力量的摧残,残破不堪。正像贾家遭逢的厄运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2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kimoto123 发表于 2018-7-7 22:44
楼主想怎么交谈呢

不涉及影射当时的政治,只单纯地从文学角度聊一下曹雪芹先生用心构思的每一个情节和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谁搞个群吧,这样喜欢看书的基佬还能交流一下,生活中跟不喜欢读书的基佬聊起来真的很没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0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谁搞个群吧,这样爱看书的基佬还能交流一下,生活中跟不喜欢看书的基佬聊起来真的很没意思。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搜 同

GMT+8, 2025-11-10 04:37 , Processed in 0.01159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