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版 论 坛 使 用 答 疑
搜索
楼主: 蓝蓝852

以前一直想移民,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中国挺好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妄予 发表于 2020-3-25 08:03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说中国不能游行,你读点书吧,怎么像个农民一样,中国游行跟国外是一样的,都需要去警 ...

国外的游行基本是报备制,报备了就可以了,国内是什么?强制许可制,要许可,而这个许可八成就不能通过了。民主系统的阐述最早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您嘞。
发表于 2020-3-2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已经没有那么热衷于外国了吧,任何东西都只有自己经历了才明白,不是听别人怎么说的。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的!各位有时间可以多出去看看。
发表于 2020-3-2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粪坑国家,不要出去祸害别人。
发表于 2020-3-2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有空多走走,多看看,就会发现这世界真没有乌托邦。
发表于 2020-3-2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好了莫谈国事的,,,
发表于 2020-3-28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测下,楼上某些人的年龄应该在40左右
发表于 2020-3-28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移民赶紧走,也不用说太多,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20-3-28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比那些有啥用,在国内像怎么冤屈你们了似的,
发表于 2020-3-28 0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有不好的地方,国外更多。国外岐视华人,欺负华人。有灾有难了华人更是首当其冲。要想生活好关键自己得有能力,否则到哪都一样。
发表于 2020-3-2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移民澳大利亚快五年了,之前在国内工作7年,一直从事旅游工作。再决定移民澳大利亚之前也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过大部分国家,我很感谢我的工作带我领略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人文。辞职以后先是去了美国,在美国每天就是上课准备SAT,下课跟同学到处逛街玩乐。后来因为SAT一直没考到心仪的分数,就不得不转战其他英语国家,顺便说一句,我辞掉工作打算读护理,毕竟护理是目前主流移民国家相对较快的方式。

接下来就是准备雅思,填写申请表格,上传以前所有受教育经历的英文公证件给学校,然后就收到了布里斯班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式在澳洲开始了护理学生的生活。其实一开始真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兴趣,单纯就是想移民。后来慢慢在学习,实习和工作中领略到了各种各样的差异。这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误解,没错,就是那种因为信息渠道单一的误解。我相信各位绝对看过许多不敢在土澳生病叫救护车的都市传说。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这一点就有点人云亦云了。你可以随便抓住一个身边在澳洲留学过的小伙伴,问一下他们申请学生签证之前是否有仔细阅读过自己的留学生保险,那个保险是强制险,必须投保,那里面就涵盖了无限叫救护车的选项。澳洲为了不让外国人占据自己的免费公立医疗资源,所有工作签证和留学签证申请者都是必须购买私立医疗保险的,我不明白这一点为何不被提及也没被介绍给国内的朋友。这就是一个误解。

这种误解解释起来太多太多太多了,甚至就连我父母都不停地告诉我母国治疗新冠肺炎是免费的,各种花样提问澳洲免费吗?澳洲也是免费的,澳洲连入境隔离都是免费的。维多利亚州政府甚至征用了很多五星级饭店作为隔离场所。澳大利亚最初的5例确诊病例就是来自于一个8人武汉旅行团,这五人就是在我们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被收治的,且目前也已经康复了。这五个人被免费治愈的新闻我不知道为何没有被国内大范围报道且熟知,但这是真相,也是澳大利亚也会免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佐证。

同性结婚看起来是很幸福,但我总觉得当你生活在一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的时候,感觉也并没有什么不同。首先,澳大利亚在2017年决定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同性婚姻是否应该被合法化,在这次公投之前,我觉得最大的反对浪潮可能会来自阿拉伯裔社区或者印度裔社区,但是政府的民调显示,华人族群才是最大的反对者,这里的华裔族群可能包括所有来自亚洲的华裔,理由居然是同性恋会剥夺家族延续香火绵延子嗣的传统,是不是一样的熟悉带来了同样的压抑?呵呵,我是很吃惊的。再次就是,当时所有的人都跑来主动告诉我他们会投yes,但是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跟自己喜欢结婚的人结婚,居然要被广大的异性恋同意,那在一个标榜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普世价值社会里,我的人权就被冒犯了。跟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这是我的自由与权利。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各位,西方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和针对LGBT的仇恨犯罪,世事无绝对。你会被广泛接纳同志的身份,不代表这个社会里的所有人都接纳你。我深信在母国出柜也没什么大的问题,至少我就跟自己在国内的很多朋友出柜了,我在澳大利亚也从没掩饰过我同志的身份。你就是你,喜欢你的人怎么都会接纳你,不喜欢你的人,你怎么努力都没用。别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浪费在被其他人认可上。我就算没有定居在澳洲,我就算在生活在中国,我也不觉得很多问题是问题。同志圈的一些人也很喜欢用荡妇羞辱论互相伤害,我觉得张开双腿享受性福没什么问题,有人就是喜欢跟不同的人上床,有人就想找一个人共度此生,这都是每个人的选择,选择并没有错,但针对别人的选择而做出的评判或许没什么必要,毕竟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最后要说的就是,不管同性婚姻是否被合法化,我都觉得对我本人影响不大,原因就是我不怎么相信婚姻,那张纸在我眼里也只不过是保护财产的契约罢了。澳洲在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前,在我所居住的昆士兰州,就已经允许了civil partnership,我不知道这个该怎么翻译,就是一种事实婚姻或同居伴侣之类的证书,任何性别的情侣都被允许申请这个证书。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毕竟离婚也是一件特别特别特别麻烦的事。谁能用一张纸保证对方不会出轨约炮乱搞呢?我们用那张纸也就是保护了财产的继承或者离婚时的分割,当然,我对婚姻的态度并不全是悲观的。但是一段健康的关系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无所畏惧地跟伴侣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然后彼此坦诚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然后一起解决掉。这才是共度余生的意义,毕竟余生那么漫长,又会有各种各样不确定的状况出现。我们是人,我们总会感到厌倦与疲惫。看看身边结婚很多年的朋友的例子,我就觉得要不是因为有了孩子,很难保证这些婚姻会从一而终,美满幸福。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看法,你们一定听过美好的爱情故事,生活在西方国家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你得习惯于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与认知。你不同意绝对不是一个问题,但试图纠正别人或者judge别人,这才是生活里会遇到的冲击。

换一个国家生活,不代表就能获得某种保证余生一定幸福,你在母国遇到的问题移民以后还是会出现。而且就算移民以后,与母国也无法完全割舍。这次新冠肺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真的是把这些惨剧看了足足两遍。武汉有多惨,我们看了一遍。意大利与西班牙有多惨,我们又看了一遍。看到现在,就觉得母国终于挺过来了,但随着回国人数不断增多,母国又陷入了境外输入型病例的威胁。

移民只是换一个地方生活而已,也真的就是这样。差异带给你的冲击真的也只能你自己体会,不要总被道听途说迷惑。

以上,谢谢大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搜 同

GMT+8, 2025-10-23 07:35 , Processed in 0.01292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