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2-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 悟空与小白龙
楔子+ P% B- A& X/ ~- a7 o# d- W
5 e3 ?5 ~4 }7 i1 D% `3 g
. g( C8 \& S/ p, k! l
6 | g, \9 ?2 E0 }' B 三藏收起了案上的佛经,目送前来听讲的众僧离去。寺院的暮钟敲响,浑厚响亮的声音反复回荡,一声又一声,一阵紧一阵缓,反反复复。佛语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人世间有百八烦恼,都会在这钟声散去时得到解除。
# Y* ]3 G. i/ n: `& }
+ ^2 @! Z* O2 s2 ]3 m K( h三藏长长叹了口气,似要将胸中郁结的百八烦恼一并吐去。回到大唐已有三年,他却始终记得当年取经终成的那日,在恢弘佛堂之上,他沐浴在一片似乎众生皆能普度的慈光中,仰望着上方的如来。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摘自《西游记》第一百回)
% O) g3 s# |: S& y
2 l r7 c0 {8 M$ p2 r V# _- C1 @是,他如今已经功德圆满,受封旃檀功德佛,可明明该了悟尘世,他却反而越来越看不清这红尘。
/ [7 n7 ?" W8 C. l. x2 q
E0 n+ b& m3 \2 N9 Y$ Y+ j4 F“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犹记得当初毛遂自荐愿往西天拜佛求经时的自己,也算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这一来一回,便是十九年,十九年,叫旁人看来便是小半生之久,可对他来说却是不够。如今回到了他的故土,为陛下广传教化三年,译出佛经数十部,已然也算成佛的他,内心却怎样都安定不下来,他,惟愿此生都在路上。
3 p6 J! ~4 X. K( r7 _
/ F6 G! A8 C4 \" d
# ^+ [* b7 F% Z7 U' ^' G: {! y( |
第一回 五行山下师徒结缘
( `$ K6 v1 i4 K1 F+ [
' Q; q* K. R$ k7 D三藏还记得初遇悟空时的场景,那猴子被困在五行山下受了五百年寒暑,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摘自《西游记》第十三回),总之狼狈非常。" [/ Q$ r! c. k7 n, A% R% D
2 X9 @8 l0 J5 ^, H他救了那猴子出来.那猴子腾了几个跟头,很是欢喜,出得山后,一扫久不得自由的狼狈,眉眼间有种洒脱的飞扬,本就生得火眼金睛,睥睨间有种凌厉和嚣张。也是,本就是大闹过天宫之人,满天神佛都莫奈何的家伙,又怎会真的狼狈。
0 R$ k7 }* v% G3 @" H8 c, H- N5 t
7 \! Z/ }9 ~' D4 E3 f, H' W他那时就想,啊,这就是菩萨给他指的徒弟了。于是内心陡升安稳。此次西去,一路上必然多是鬼怪险阻,便是他这个出家人,再怎样五蕴皆空,也不可能在遇到生命危险时能不惊不惧。想那之前遇到一只斑斓猛虎就能吓了他半条命去,以后遇上更大的危险,他孤身一人必定难以活命,别说取经成功了,能走到哪一步都是未知。- w9 Z, p% l$ m% P7 ?
6 M4 D' T1 A/ G0 s; h三藏见猴子满身尘土,就像个苦修的头陀,便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子却说:“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对话内容取自原文)
& e" g* {1 { H9 ^6 q9 s& K( ]' ~
. t7 T& r5 ]; M7 f孙悟空的拒绝让他莫名其妙执拗起来,三藏心说,这是要做我徒弟的,师父还不能给徒弟起个法名么?便又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心里却道:这要是再拒绝我也不好强迫与他了。; d1 ]' x/ x/ Z3 j* ~; _
. ~3 h# ^/ u2 C7 ]
悟空却连道三声好,三藏提着的心便放了下来,自此时师徒的缘分便这样结了下来,有了日后十九个年头的朝夕相伴。
" h# W! T: H3 D1 L) @& [! P4 p/ S0 v* S' X' y
三藏想到这里时,抬头便见那一勾新月破了黄昏,万点的星子闪耀的就好似当年收了悟空做徒弟的那晚,立时万般情绪在胸腔内翻滚不歇。
( E: Q, g( ?. ~! D7 r1 t% |8 s% {
+ s, j# U7 x- a! [9 D3 {' b1 B那时他只以为悟空是满意“行者”这个混名才连连称好,后来才知道,他不过是浑不在意,敷衍罢了。' ?4 y, Y* `/ z* H7 v
* R/ j) W& l# ^% Q! V. T悟空做了三藏的徒弟不过第二天就闯了祸。不过是路遇几个抢劫的毛贼,三藏觉得只要不曾受损便好,岂料悟空下手太狠,竟将那六人一个个打死,不存半点仁慈,哪里像个佛门中人。三藏看不过去,忍不住念叨了他几句。
/ [; ^+ p" h$ \) {" a; X' o2 u( R) L! [" ~
悟空觉得甚烦,心道:这和尚忒不知好歹,老孙这是救了你,哪里来这许多不得伤人的规矩。老孙这便离去,让你这慈悲为怀的和尚看看,没了俺老孙,你那慈悲能护得了护不了你。想到这里,他果真身子一纵,只留下了一句:“老孙去也。”三藏再抬头时,已然不见悟空的身影,只剩他一人孤零零立在当场,登时大气,也不做歇息,自己收拾了行李包袱,牵着马,只顾朝西而去。
- G8 ?- A; i/ f' X; m* e4 x) P t; A+ d: x( P# P& {. j4 U- S
三藏一路走得辛苦,总觉得心里的一股火气挥发不去,哪里还有什么圣僧的安然模样。三藏自小在寺院中长大,熟读经书,悟性非常,寺院中的长老都对他的脾性赞许有加,他何曾生过这么大的火,偏生遇到那泼猴,竟如此沉不住气了。他想想又气笑了,心说,这猴头,还说不得了,他这哪里是给自己收得一个徒弟,这分明是个祖宗!
- @/ ^+ U+ @2 q5 V9 [! b/ k5 _2 S; A
他一路走一路胡思乱想,也不知那猴子究竟是去了何处,这才一晚的师徒,他竟忍不住担心起来,那猴子杀心太重,本就是佛门中人,若是不小心造了什么杀孽,怕是会不得好果。. d* ?# A8 C4 F- e, P' g8 M
7 Q5 |6 [. H4 }, ]
5 [8 K0 W5 i: F2 }, Z- s# `这样走着,差点撞上那迎面而来的老婆子,三藏赶忙牵马相让,却不料,那老人家向他搭讪,后来得了那老人家的一件锦衣一顶花帽,还有一篇定心真言,说是能束缚他那徒弟不再闯祸的紧箍咒。6 ]3 I% p, Y7 [( [
6 Q; `- B! [3 g: ~, ]三藏赶忙拜谢,那老人家却化作一道金光往东而去。三藏这才知道,这人是菩萨所化,想想也是,怎会这般巧,莫名得了这什么紧箍咒。如此,想那菩萨定是去劝回悟空,他也不再着急西去,便在路边歇了下来。
$ i1 |# |; l g/ z2 B9 V) k1 B$ C: g3 a' z1 o9 q% r w7 [5 f
又说那悟空,他也不是真心撇下三藏不管,不过是想给他个教训,想想他当初大闹天宫时何等霸道,怎能容忍一个凡人对他说三道四。再者,他与如来有约,总是要送那和尚求得真经的。悟空一路东去,到得东海,索性到龙王那里走了一遭,也是许久不见的旧人,不如去看上一看。
& X7 ~; ]( | h5 d2 B: B N' Z+ r龙王乍见悟空到访,惊慌不已,这可是个惹不得的祖宗,怎生又到他这里来了,可得想法打发了去。可巧,后龙王听说了他拜师一事,欣喜不已,便乘机劝他回去保那和尚。
4 [% _* u1 h2 h2 T
% R9 j2 q! U6 z( t; A% ~悟空听了龙王的话,想想也是,谁知道那和尚一人上路会出什么幺蛾子,误了他与如来的约定岂不糟糕。于是辞了龙王复又西去,路上遇到南海菩萨,他眼神闪了闪,做惊慌状向菩萨行了礼,又听菩萨责备他不听教诲不保唐僧。心里有火,嘴上却答得乖巧,辞了菩萨离去。" {" I! n9 X% S
9 n, \' L# X8 V) a4 q; X
不过片刻,悟空果真就寻到了三藏。见到三藏闷坐在路边,上前搭话,两人具不提先前的争吵,悟空见三藏言语和气,不再说教,心里多了几分满意,心道:既然你这般识相,老孙也不便计较你找菩萨告状之事了。复又去包裹里取了烧饼递给三藏。又见那包裹里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便问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 M7 A/ N3 I! V7 P/ V1 u
0 m& H* d, }5 ~9 [ l三藏早先已想好说辞,这会儿见悟空问他,顺口便答:“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对话取自原文)
( O5 a* }7 x8 w; U+ W1 P; c& M6 Y3 j0 P
( D" E6 a% p/ z+ n4 O/ P3 d悟空听了,心中冷笑,好个和尚,欺老孙是个蠢的不成,昨日包裹里还不见这衣帽,这分明是菩萨送予你的,想是西天那位即使与他有了约定,也不放心于他,竟想这样算计他,罢,罢,罢,我倒要看看有什么厉害。
3 I# m8 e7 n8 l0 B# ~7 ^! i$ E
于是,悟空便做喜爱状,求三藏将衣帽赏了他,三藏本就想找借口把这衣帽送给悟空穿了,如今见他主动来求,顺势便答应了,只说:“这原是我小时候穿的,不知尺寸合不合身,你若穿得上便穿吧。”
+ @- S) F* {$ P/ A! ]
3 O- g3 F! D, H5 e) ~8 j悟空便褪了身上的旧衣,穿上锦衣,带上花帽,果然,这衣物分明是按着他的身量来的,又在心中冷哼一声,什么出家人不打诳语,这骗人骗得可真是顺溜。他暗地里打量了三藏一眼,果见那和尚正盯着他看。7 u- j" _$ c7 t0 ?/ s
9 t' ^4 x: j% X$ V) @4 J2 _. P三藏眼看他穿戴好,也不吃干粮了,默默地念了一遍紧箍咒,悟空只觉得头被箍得发疼,却也不是那般难以忍受,心里便猜到了是怎么回事,着实有些不屑,想来是那观音自作主张,真以为自己是个多么了不得的菩萨了,这劳什子破咒,也想困住老孙。
6 @8 N3 O# p4 n0 O
, ^6 i, R# n5 A w他这样想着,却装作受不住疼痛的模样,边口呼头疼,边在地上抱头打起滚来,那和尚却还不松口,悟空心中更是不屑,说什么慈悲为怀,他都痛成这般,也不见这和尚半点心软。# D& `# w1 g o
4 [* u Q6 n, c0 B$ r% N7 g1 ?三藏见他疼痛异常,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直想替他取了那帽子。可这猴子不听教诲,以后难不保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来。他宽慰自己道:他一个凡人,压他不住,也只能这般了,他若以后受得教诲,不无礼,不行凶,我便不会念这紧箍咒,他也就不会疼了。
, l/ T' C5 r+ `9 B
+ N( d/ g6 r- u7 _如此这般,直到悟空答应了三藏的约法三章,他才真停了那紧箍咒。后见悟空果真恭恭敬敬,侍候他上马,一副服帖模样,他便放心下来。于是师徒二人一团和气地上路了。/ N! B9 [8 O4 Q* l5 S
" }9 r/ L( p0 D
Q2 i% R# T2 V
- ^* f+ o$ J* \) w! ?8 \- L( a第二回 小白龙鹰愁涧里拦大圣4 q% F$ k; N3 N- p, z4 U
- {9 H8 w5 s: y1 b
小白龙是故意去找碴的。
W3 R: v/ z' P/ j7 C; B' e# S' p那次悟空丢下三藏去东海龙王那里喝茶时,小白龙刚巧应东海龙太子敖烈之邀,前去游玩。他到了东海,远远就见敖烈立在岸边向西而望,他还以为对方算准了他到访的时辰,等在那里。却得知,敖烈是刚刚送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 f# ~' X% U7 u
2 a% Z4 p0 a/ [- p“大圣从五行山下出来了?”小白龙惊讶万分,直叹自己来得不巧,没能赶上见大圣一面。当年悟空大闹天宫时,小白龙不曾参战,他的道行摆在那里,自是只有观战的份。小白龙是个温顺守矩的,看到孙悟空视规矩于无物,使着东海的那根定海神针,横扫天兵天将,直搅得满天神佛不安,就心生向往。即使后来孙悟空被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他也依旧不减心中的仰慕之情,只道齐天大圣果真是厉害的,除了佛祖还有谁能奈何的了他。" N6 s9 v# E4 Q& v$ D
2 g" Y8 _" X. N. S
如今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了,小白龙自是兴奋不已,若不是敖烈拉住他,他真想立马追上前去。只是一想到大圣正与他渐行渐远,在东海待了没几日小白龙就待不住了,他向敖烈告了辞,向西追着孙悟空而去。
9 f, h5 t4 V; ?; v5 _; Q% C- a, T) e) k* h0 q
孙悟空陪着一个凡人,脚程自然是快不起来,小白龙不多久就追上了,他远远地吊在悟空身后,实在不好意思冒冒然出现在悟空面前。他想,除去他西海龙三太子的身份,他在齐天大圣面前不过是个小人物,是怎样都引不起大圣的注意的。
- @8 T! k9 h$ k. F$ M) _- X2 M1 ]
小白龙跟了悟空半日,看他们的前行方向,便想起再过去不远,就会到盘蛇山鹰愁涧了。脑子一热就想起凡间过路打劫的戏码了,于是便偷偷绕到前方,在鹰愁涧匿了身形。" `4 G+ Q& q% q, Q* Q
鹰愁涧的风景当真是妙,涓涓寒脉穿云过,湛湛清波映日红;声摇夜雨闻幽谷,彩发朝霞眩太空;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流归万顷烟波去,鸥鹭相忘没钓逢。(此段摘自西游记第十五回)7 z) c) \- W, Q; }0 J/ k# K
- L* d0 M5 O! ?6 z2 D- X- I9 v8 C
唐僧师徒二人见而忘俗,正贪赏风景之际,就听一声水响,自水涧深处钻出一条身形矫美的白龙,掀开的水浪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光。悟空心生警惕,见那白龙掠向三藏,连忙飞身将三藏抱下了马。那白龙也不追,直接将三藏的坐骑一口吞了下去,然后又潜入水中不见了踪迹。, ]& [* X6 c" ~3 u/ R& f; I0 A
8 H' A# I8 q6 ~0 w$ o二人回头见马匹没了,悟空暗叫糟糕,此去西天,万水千山的,这和尚肉体凡胎,没了坐骑还不知道要走到哪年。三藏心里也暗暗叫苦。见三藏一脸苦相,悟空暗地里鄙夷,真是个脓包,却还是开口安慰道:“师父你莫要担心了,你坐着,老孙去给你寻回马来。”三藏刚想点头,又想到要是悟空离去,那恶龙再蹿出来把他给吞了可怎么办,又立马扯住悟空的衣袖,摇头道:“你去了,那恶龙再来我怎么办?”& W8 q! }. T- }, H1 d- j1 s8 m7 t
" ~6 A. z) N% D" M$ }9 i" J5 o悟空听了,躁得直想拿棍子敲他,凡人就是麻烦!忍不住冲他吼道:“那你在这里坐到老吧!”正兀自着急,就有一众神仙降临,说是观音菩萨遣来暗里保护唐长老的,三藏一听便放悟空离去,自己安心坐在了石崖上。! @& k( g- E% T
" x j/ E* N5 h. M
再说那小白龙,在涧里左右等不到悟空来要马,暗暗生急,正待再要出去时,终于听到有人在外叫骂索马。小白龙心中大喜,道:终于来了。却仍装作一副恶霸王的模样,纵身腾跃而出,踩在水浪之上,怒道:“是那个敢在这里海口伤吾?”
* B' S( o* B: j+ K% B本是想说是哪个毛贼敢在这里辱骂本殿,却在看到悟空一脸怒气时将将改了口。3 X! {. N$ ]" j8 g3 q
0 T' V- f0 `6 _1 ]悟空是个急躁脾气,一看正主出来,提了棒子就打上来。小白龙哪里招架的住,撑了没多久,就气力渐无,连忙转身潜回水里。小白龙和悟空交了手,一边兴奋,心道大圣就是大圣,打得他毫无还手之力,一边又暗自后悔自己怎么就想了这出馊主意,这下好了,他再探出头去就等着被大圣乱棍敲死吧。
0 j9 `% g: T0 G/ F* Y& O B. I+ b, [- o' p) M, N4 ^/ Q
/ G$ @7 w0 I6 U9 `7 j( Y悟空见那孽龙躲了回去,装聋作哑,怎么样都不肯出来,那厢又听三藏奚落他一条龙都收拾不了,登时火起,心道俺老孙是你这凡人能看轻的么。遂变大了手中的金箍棒,当那水涧就是水缸一般一通乱搅。* K# j# d8 U) C* d
' N7 T; B; p1 k- g8 t小白龙被搅得晕头晃脑,叫苦不迭,又赶忙离了水,委屈道:“你怎么这般欺我?”悟空见他没了方才的嚣张模样,便稍稍歇了怒气,喝道:“你吞了老孙的马,还了马来老孙就不欺你。”+ g; M; U2 ^) @
' @" f/ k* f: ]. Y' A小白龙一听,瞬间苦了脸:“我吞都吞了,这马在我肚子里,叫我怎么还你?”眼见着小白龙又要挨大圣的棍棒,观音恰好来了此处,解救了危难之中的小白龙。悟空暗地里呸了一声,哪里就这么巧了,悟空心中忍不住嘲讽,都道那西天如来慈悲无量,怎就这样小心眼还叫观音一路监视着他。
# a; u1 B, s( f s* \( {; N- }
9 T) {' z- V2 B6 [. U: O观音让悟空饶了小白龙一条性命,毕竟小白龙不曾作恶。菩萨一脸慈悲,好生劝慰道:“他既是吞了你师父的坐骑,那以后便化作白马,也一路护送唐僧西去,以还业障吧。”小白龙听了暗中欢喜,这是要和大圣一道上路了,他哪里还管自己堂堂西海龙三太子却做了凡人坐骑这码事。
! Z8 }" q2 Q/ n- R6 {$ J! A# h
$ d# @, p( `, |8 V$ }7 b为了安抚悟空,观音离去之前又送了他三根救命毫毛,悟空暗中不屑,脸色却也好转,提溜着小白龙就去见三藏。虽算不得正式拜师,小白龙也是称呼三藏师父的。悟空见这家伙一脸喜气,只觉得莫名其妙。他哪里知道小白龙这是高兴自己和大圣竟然就是师兄弟了,正暗叹不已,嗯,这番冒险实在是太值了。
8 Q8 w# C, x& D v7 ~- x5 b' s5 T+ G9 p5 ?8 Z. r9 f
那晚,小白龙缠着悟空聊天,“大师兄,我叫敖瑾。”小白龙那缠腻的模样让悟空想起他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仔细想来,他除了吞去和尚一匹马,费了他点功夫,倒也没甚可恶之处,便耐了性子与他闲聊:“哦,那你是敖广、敖钦、敖顺还是敖闰的儿子?”小白龙见大圣愿意搭理他,顿受鼓舞:“我是西海龙王的三子。”没好意思说自己是西海龙王三太子。% y& Y: Q4 Z( b$ q; a% R+ T: ]
$ [4 A8 b. x* v+ u( e自此,西去途中,又热闹几分,但凡三藏下马休息,小白龙便不肯再作马形,直接化作人身,与大圣挤到一处,只要是需要他大师兄要做的事情,他便抢去做了,悟空也乐得清闲。
; X3 m3 }! L z; M/ O1 M: z6 s- |3 A/ V0 U1 B3 N5 H+ H
师徒二人并一马一路走来,收拾了贪心的和尚和那黑熊怪。了结了那黑熊怪的事后,小白龙忍不住和悟空抱怨:“大师兄怎地就答应那凌虚仙长,饶过那只黑熊怪了?”) m3 D3 h/ q' d5 `
2 i0 t" A- ]: L- N7 K( `2 u1 t) h
三藏却道:“阿弥陀佛,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那黑熊怪既已皈依我佛,又何必再打杀了他去?”) @( }& w0 t9 ~8 T
小白龙委屈自己做了三藏的坐骑,已是对他不满,这会儿见他满口仁慈,更是看不上眼,便语带讽刺,呛声道:“你倒是慈悲,还不知道那妖怪平日里做过多少恶事,伤了多少百姓,你一句皈依佛门就真当万事皆空了,既是如此,你们那皇帝老儿也不必颁那劳什子杀人偿命的法了,杀过人做过恶事都叫他皈依佛门好了。你还当真以为你那佛门广大,能将这世间的罪恶都纳了去呢。”
/ A# v; i! C6 r$ b! N) p1 D
' G: h$ B7 H7 n7 g! t. B三藏还想说什么,被小白龙摇手打断:“你不要说什么他既已皈依佛门自是愿一心向善,他那会儿若是不答应皈依,早就被大师兄乱棍敲死了,他又不是个傻的,有活命的机会不要!”; z i# B3 L) s8 ]& C
7 I- k' ]% ~7 c) N$ q9 t) y
三藏沉了脸,不再说话。悟空只是拿棍子敲了敲小白龙的脑袋,他不想与和尚争论什么慈悲的道理,既是因为不屑,也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不过是应了和如来的约定,又不是真就皈依了佛门。
A- A& \% l% ~' [4 i, G( M6 `2 u3 s: j( {3 s
同行了这些时日,小白龙便发现他的大师兄虽然对师父也算恭敬,但是仅限职责范围内,平日里大师兄牵着马(哦,就是牵着他)赶路,并不会多话,只会算算时间,问这么三句话:“师父饿了吗?”“师父累了吗?”“师父可要停下歇息?”) A3 M$ n! q) `8 ]/ F' i! x. `- W. f9 e
' {+ {) J9 G4 s
虽然他常找大师兄搭话,但他大师兄多数情况是闷声听他一人絮叨,他总觉得他的大师兄像是藏着重重的心事,安安静静的时候不知道在想什么,眼眸沉沉,完全看不到他提棍子揍人时的嚣张和可怕,和他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的不可一世更是两个模样。小白龙心道,他的大师兄原来是个有故事的人。0 ]' X* K0 ?# l( W# W
6 R# Q1 q' h, N) M
/ H1 V; a$ T1 l/ I4 b5 _+ f4 R$ G【有回帖 ,有动力,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