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版 论 坛 使 用 答 疑
搜索
查看: 26006|回复: 45

[同志言情] HIV感染者的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后可以看到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Register/登録メンバー/회원가입/การลงทะเบียน)

x
上周,校医院负责管理学校片区感染者的医生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希望在今天跟我好好谈谈,关于男同的事。1 Y. B& l  j7 `
     简单说明一下,本人所在地区CDC以实行社区化管理的理由,将校内感染者的资料转介到了校医院,校医院成立单独的科室对校内感染者进行管理,并承诺不会透露信息。接到这个消息,虽有紧张,就是通知我们一个结果,毕竟无法赞同或反对,只能相信自己的信息不会被泄露。
6 \7 C% ~: U1 d/ F$ }    去校医院的路上心情很平静,想想只是一次谈话,又不是审问犯罪,没什么好紧张的。医生特地选在了南校区的医院,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幽静,很少有人来往。上楼的时候心跳开始加速,在窗口稍稍平复了一下,正打算四处探望医生办公室,迎面走来一个中年大叔,满脸笑容。我们从未见过面,却一眼认出了我。被他邀请到他办公室后,他很客气的给我倒了一杯茶,简单的填了一份调查问卷,关于男同,涉及的问题无非就是最近是否发生性关系,是否采取安全措施等,令我讶异的是还有关rush在同性性行为上的应用问题,看来医生也是做过调查。
5 w7 c/ s* ?+ l    填写完毕,医生首先跟我表明,此次谈话仅仅限于我两之间,谈话内容不会以任何方式泄露给第三人,包括我的资料,学校除了他也不会有任何人知道。我很赞同这种细节,疾病本身属于个人隐私,很多时候作为病人我们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不经意间泄露了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医生很准确的把握了携带者的心理疑惑与紧张,看来此次谈话也许会进行的比较愉快。毕竟作为主体都不愿意泄露自己这方面的任何情况。承诺过后,医生开始问我一些常规问题,关于身体,学业,志向等等,答案早就稔熟于心,只是需要选择告知或者不告知。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甚至我觉得如果问上次发生关系是何时,何地,何种体位,我大概也会全盘托出。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些冗余信息,价值不高,也无甚危害性,坦荡的内心没什么好隐瞒。但我先以为此次交谈应该更多的偏于HIV治疗或者心理重建等,医生却丝毫没有这个意思,难道是他看我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所以觉得没必要跟我谈这个?也许医生觉得我是个老油条,想想都觉得好笑。 . y3 P1 Q- `- f4 E
    谈到了服药这个问题,我是有各种的不满意。首先,我所在的省份CDC拒绝接受外地户口的服药申请,要么转户口,要么转治疗关系,联系户籍所在地CDC,又说我CD4未达到服药条件,折腾了一年多现在也没开始服药,幸好我身体到没什么大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国家已经明确规定,CD4<500就建议上药,这边CDC还抱着350这个标准,导致了我这样400多的处于一个需要服药却又遭到拒绝的尴尬局面。' r! e0 K/ f) s; R6 u4 m) N3 ~
    后来医生问了我一个问题,有些吞吞吐吐的,挺清楚后却让我哭笑不得。他说,你是否在平常生活中有心理或生理上的女性倾向,我倒是一愣,明白过来,回答说:您说的是性别认知障碍吧,我应该没有。他似乎松了一口气说那就好,他接触的学校里面很多人(同志)都有这方面的倾向,分析原因,可能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方法有问题,有些分明是男孩子,父母却当成女孩儿来培养,导致了学生在成长阶段的性别认知引导错位。我笑着说,我父母从来没把我当女孩子看过,我也从来没这样想过,不过刚刚你说的那种情况我确实知道,还有些从小缺少父爱的也容易走上这条路。+ x/ [6 R( J$ C5 n; b
    聊了一会儿,医生说,北京某某组织有个教授来这边,希望询问我这样的感染者一些问题,让我跟她好好交流,我说没问题。  e; _, a$ c" C1 _& X  ?9 d
    好戏才刚刚开始。
8 x$ |, `* Z2 ?    进办公室后,看到一位中年女教授和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学生。说来惭愧,我刚坐下就已经忘了这位教授姓什么了。那位女学生挺文静得体,跟我一样是研究生。她坐在旁边充当记录员,就像电视剧里法庭审判时,旁边那位没有台词只会敲打字机的角色,现在换成了电脑。她倒真的从头至尾一言不发,不过我是同志,对女性不感兴趣,看了一眼也就算了。
% V  V8 t, I" o' g; b2 s    教授很正式的问了一些问题,比如对HIV的形势怎么看,以及后来最重要的宣传途径。她说本校做了一份问卷,随机抽样,40份问卷里面有30多份觉得形势并不严峻,但实际上中国同志感染率早就超过国际规定的高发率(1%),所以她感叹到国家对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太小。校医院医生也说,学校也就仅仅在12.1(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有点小动静(其实我都没见过),平时几乎没有任何作为。教授也说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她们在另一所学校交谈时,问一位男学生(男同非A),觉得这个问题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那男学生倒也老实,说觉得离自己很远,反正不管严不严重,都跟自己没关系。我苦笑了一声说,没感染前我也是这样的态度。老师们相视一笑,说不清其含义。
3 ]& i* b3 E# g    最后就是此次交谈中我觉得最有意义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同志或者感染者的建议。教授问我有哪些想跟上面反映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当然得好好抓紧这次机会,然后就毫不客气的提出了下面一系列问题。
1 v9 s' J8 @- s; Q: q6 S5 A# S. S    一:就医拒诊。) l# N' x' }+ i0 J. j! M% m
        刚提出这个问题时,教授十分惊讶的瞪着我说,现在还有这种情况,就仿佛在问“现在还有人吃不起饭?”一样,我有点无语,说这样的情况还不少。教授说,国家不是早就明文规定医院不得拒诊吗,我说,医院并不会直接以HIV为由拒诊,但很多医院查出病人携带HIV后,会以诸如消毒条件不够,病房已满等“理由”拒绝病人,这样的拒诊可以说是毫无成本,但病人迫于自己的隐私与面子问题,无力抗争,又不懂得合法维权,只得作罢,耽误病情。她们一脸不相信的样子。我说,国家前段时间不是还出台了各个省份的艾滋定点医院吗,教授倒是反应很快,她说,这样设置定点医院本身就是一种歧视现象。我说是的,这就是还存在着拒诊的证明。
3 L' C3 M) |0 e9 F7 a, b    二:就业歧视。) j; Q' S4 i" x5 _8 T1 P
        想要入职公务员或者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情况是会检查HIV的,一旦查出来则毫无就业希望,我说,希望能有掌握话语权的组织在这些问题上呼吁改善就业歧视。我也接触过不少感染者,感染之前理想很丰满,感染后一旦听说要查HIV则觉得前途无光,甚至人生都没有意义了。虽然我说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但是逃避只会助长歧视的发生。) D) K' I. H% W
    三:治疗药物0 @1 |4 B2 _+ k# \6 }
        我国现在对于HIV的一线药物只有7-8种,组合也最多3-4种,一旦耐药,将有很多人面临着生理心理经济各种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多引进药物,改善治疗状况。" E- p; T) M0 A% H7 ?2 J$ W, s# N
    四: 宣传干预; D' V( f# }% C
         我认为,国家对HIV的宣传普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一点是力度,第二点是导向。首先,从个人角度看来,如果不是自己主动去获取此类信息,平时几乎接受不了任何来自外界有关HIV的消息,连我这样的感染者都如此,更何况健康人群,而且一旦有消息,必定是负面新闻。其次,国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拿艾滋病晚期患者很恐怖的照片来宣传艾滋,这样只会起到严重的副作用,让很多人觉得一旦感染艾滋,一辈子就完蛋了。在我眼里,有很多人即便不感染HIV,生活也早就完蛋了,感染只是他们愈发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但我还是得说,感染HIV并不是生命的结束,应该是新生活模式的开始,坚持锻炼,摄入营养,配合治疗,积极调整心态就行了,其余的想再多也无济于事。所以国家以后的宣传模式和导向应该是积极鼓励而不是采取恐吓。; @1 L7 s6 J2 w6 ~( Z
    五: 心理引导
) Q$ B/ j+ |3 X7 h. g2 D' o         我觉得这应该是疾控工作人员和各大志愿者组织的工作,据我的调查表明,恐惧情绪与学历不呈正相关,无论是农民工兄弟还是高校在读学生甚至社会精英,初次接触(初筛阳性)时都恐惧的要死。第一是出于无知,对疾病的不了解,第二是出于无法自我调节,很多人一旦出现负面情绪,就会任其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不过也能被理解,绝大部分人在此时此刻根本没办法调整心态,满脑子都是对于未来和死亡的恐惧。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检查机构的安慰与劝导,告知其治疗途径和方法,在能力范围内鼓励其恢复正常心态,并采取一定的人文关怀。
. b' q) n1 V9 F- m" e1 |( g    六:高校中的疾病预防工作的开展8 H* g9 t7 x- v6 Y: l
        我对教授说,现在的大学生都自负的不行,觉得自己聪明顶天,任何事情在他们面前都是小菜一碟似得,根本不屑于接受辅导。所以我说即便是你们开展再多的讲座,有些人也就是凑个热闹,不当回事。你在台上累死累活的讲,他在下面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改变高校内宣传手段和模式也是很必要的。这个问题尤其对于男同来说算比较严重的,可以针对男同群体采取宣传措施,比如发放安全套,开展社会调查报告等等。现在同志交友软件满天飞,想约个炮几乎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但危险往往就发生在这样漫不经心的放纵中,尤其是学生,自认为无所畏惧,却又毫无安全意识,所以对于高校中高危人群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 X% F& T/ E2 x! I- ]% ~% y" N    七:社会舆论
9 A' g8 @$ }: R" Y, e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就将HIV与道德捆绑在了一起,似乎构成一个命题“如果你感染了HIV,那么你肯定道德败坏”。虽然我也很厌恶那些滥交的人,但我对教授说,在这点不应该有歧视,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结一个人如何感染,只要他及时醒悟,珍惜生命,都该被原谅和帮助。但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报复社会的,除了法律制裁,我想我也没其他办法。关于男同也是如此,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想法就是,一个人必须要有家庭有事业才算完整的人,否则这个人肯定是生理或者心理或两者都有问题,而且社会对于同志更多的是偏于反对态度,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通过很长时间的宣传和引导来更正大众的偏见。
5 U  x, t# R- O8 ^    听完这一番话,教授和医生都呆了,他们估计没想到我会说这么多。但这确实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我只是一个小人物,声音微弱,力量渺小,如果能借他们之口把我们的这些诉求传递上去,至少证明我思考过,我努力过。他们很激动的说,还有什么想法继续说出来,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建议,我说今天我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么一些,都是作为男同作为感染者的困惑。至于这些声音能传的多远,我并不抱太大希望。我个人比较悲观,但我会努力,我并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做事,而是在行动中寻找希望。我希望现在的被歧视状况能有所改善,我也会耐心的等待。感染者在生理心理已经背负了很沉重的枷锁,如果能够消除这些社会歧视,也许我们能活得稍微轻松一点。* S" j# o5 m& u8 o: B; O
    聊兴奋了,心情也舒畅了很多,唯一的遗憾就是今天忘了录音,谈话前我拿出手机找了半天录音机找不到,又不好当着人家的面玩手机,只好作罢。4 k0 H/ K. a0 |" d8 \; n
    希望所有的A友加油活下去,也希望大家都保持健康。艾滋不恐怖,但也千万别感染。希望健康的朋友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鼓励,支持和重视,这样才能减少感染的状况。做好自己,才能换来对方的尊重。
发表于 2014-6-1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洁身自好到什么时候都要注意,但是多数是因为不小心感染,也只能说是这个社会不包容、不接受的负面产物。压抑、饥渴、发泄导致的性行为,这些都得在黑暗中进行,能不出问题吗?希望社会、国家、我们每个人关心一下男同的处境,给他们一点空间。个人意见不足勿喷!!!!!!!!!!!!!
发表于 2014-6-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抛弃,不放弃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foot-love 的帖子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洁身自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比如远离危险人物,保管好财产,做爱带套,保护自身权益等。第二层才是我们经常说的,忠贞不二,不随便与陌生人发生关系,无论有套无套。
0 G" ^2 X( l1 f+ c( ~: c0 E0 Y! C" W就我的观察来看,很多同志都是无道德伦,似乎自己不是异性恋就无视任何道德限制,这一点我不发表意见,坚持何种道德观本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但现在的同志似乎连第一层洁身自好都做不到,精虫上脑了什么都不顾。
6 V: y5 Q' R* I+ V这样的人还不少,我也感到惋惜的是,这篇文章恐怕不能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 C$ f9 x* M( _( {  w: P
+ ~3 M4 G+ B1 z% n[ 本帖最后由 yang050442 于 2014-6-13 22:02 编辑 ]
发表于 2014-6-1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怎么说呢
, T3 f0 ~& m, q9 W$ H1 Z; F8 |; l, d
命运给你的选择9 B; C5 [+ z: P  a; Q
8 F( u  j  u$ K; P/ r( k. J
坚持下去
) s6 @. |/ G. a2 v8 b: L0 r7 {9 g2 }0 F2 D0 m& K; @+ T( J. t
许多年前 天花和梅毒 也是绝症 现在也得到了控制
: R  S5 C. R% ]1 x
, g, ~6 e  u7 z$ p- p& j希望有一天 会出现 治疗方法
) I- f  m# W! N: f加油!
发表于 2014-6-1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活着就有希望,就要开心,珍惜,感恩,好好活着!你我共勉~
发表于 2014-6-1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尊重,包容。
发表于 2014-6-1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染者其实挺可怜。但有些感染者却很坏。曾经在聊天室看到感染者故意把套套扎破,传染给不知情者!真的希望他们报复社会和他人的心态能够改观。
发表于 2014-6-13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比我幸福的多。我发现的时候cd4就剩下2个。已经出现病症。在医院里呆了3年才保住小命,在治疗过程中耐药性很严重基本上每种组合的要持续3个月就会失去作用。你心情放轻松一点。HIV携带者在同志圈子里是常见群体。欧美国家也有不少名人被爆出有HIV   但他们还不是照样生活。我们恐惧hiv不是因为它的可怕而是会被世人用有色眼镜来对待。只要我们做到无视这些有色眼镜我照样活的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J大无罪 的帖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和别人交往时特别要注意第二点。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搜 同

GMT+8, 2025-10-21 13:54 , Processed in 0.01577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